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部分

“現在電視機都有了吧?”萬里又問。

“家家都有了。”

“是彩色的嗎?”

嚴宏昌說:“還都是黑白的,只有兩家是彩色的。”

萬里說:“太少了。”轉而又問,“現在村裡人均合到幾畝地?”

嚴宏昌說:“三畝多。”

萬里說:“按畝產計算,一畝地純收入才兩百多元,光靠種地是富不起來的呀!”

這時張廣友把話接過去說:“如今種糧的收入太低,糧食成本高,價格低,有的一畝莊稼的收入,還不如一斤螃蟹的價,一斤螃蟹市場上一百五十元,一隻老鱉也要一百五十元,光靠種植業很難富起來。”

夭折的養殖場(7)

“一個勞動力能種到五十畝地,收入才有可能超萬元。”萬里思索著說,“現在一個勞動力只種個十畝八畝的,有的更少,這顯然不行。”

“現在村裡文盲多不多了?”萬里突然又問。

嚴宏昌如實回答:“小孩子都上學了,但大人文盲不少,在百分之五十左右;四十歲以上的差不多都是文盲。”

萬里不無憂慮地說道:“一定要注意人才的培養,抓好教育才有出路。人才問題很重要,要重視人才的培訓,生產能否上得去,經濟能否發展,歸根到底取決於人的素質。你們可以和上海等發達地區建立聯絡,有組織地派人到那裡打工,訂個兩年三年的合同,這樣,既能賺到錢,又學到了技術,人才也培養出來了。”

當問及村級財政和集體經濟的發展現狀時,嚴宏昌只彙報說村裡和鎮裡都沒有企業,至於其中的曲曲折折,他避開沒談。但即便這樣,萬里也變得十分不安起來。他說:“這樣不行啊!近兩年我到江蘇省等地去轉了一趟,像張家港那樣的過去一個小港,今天發展成為全國兩個文明的典型,一個重要的成功經驗,就是村級經濟發展很快,鄉鎮企業撐起半邊天。你們應該去看看,學習人家的經驗,借智引資,聯合發展,互惠互利,這樣村級經濟發展就快了。”

談到這個話題,萬里感嘆道:“‘無農不穩,無工不富’嘛!一定要發展工業,辦好鄉鎮企業。定(遠)、鳳(陽)、嘉(山)過去都是貧困縣,現在怎麼樣了?”

張廣友多次深入到那一帶搞調查,這時說:“定遠縣有個鹽礦,嘉山縣還有個酒廠,都是大專案;鳳陽縣有豐富的石英石資源,那年我跟你去時,你曾提出要他們辦個玻璃廠,可就是一直沒有搞起來。”

萬里想起來了,說道:“蚌埠市玻璃廠用的石英石,都是從鳳陽運過去的,鳳陽有這麼好的資源,為什麼辦不成玻璃廠呢?”

“可能缺資金吧。”嚴宏昌說。

“那就想辦法搞一些錢,”萬里關切地說,“幫助他們搞個一到兩億,看看怎麼把鳳陽的經濟發展搞上去!”他問嚴宏昌,現在的鳳陽縣委書記是誰?能不能聯絡得上?嚴宏昌告訴他,叫吳庭美,並報出吳庭美的電話號碼。

萬里聽說是吳庭美,又誇起吳庭美當年的那篇小崗的調查報告寫得好,敢於實事求是地反映民情,提出問題,便叫張廣友當場掛電話。

吳庭美從電話中知道是萬里在瞭解今天鳳陽的經濟情況,但他壓根兒不清楚萬里詢問這種情況的意圖,竟十分樂觀地彙報說,現在鳳陽的經濟形勢很好,縣財政已達到四個億。萬里一聽,很詫異:“不可能!”很生氣地說道:“他也在搞浮誇了?不說真話,搞浮誇,要不得啊!”

嚴宏昌想把話題支開,這時就說:“縣裡在小崗村村口造了個牌樓,希望您給題個字。”

萬里一聽,斷然說道:“不,不題!我不贊同搞形式主義,擺花架子;修廟、修墳之類,我是不支援的。要紮紮實實搞好生產!”

嚴宏昌見萬里本來談得很愉快,一個吳庭美的電話,一個要他為小崗村的牌樓題字的事,竟弄得很掃興,忙說:“我們回去一定好好幹,做出成績再向您彙報。”

“不要向我彙報了,”萬里說,“你們趕快紮紮實實地幹吧!”

萬里這時站了起來;嚴宏昌意識到該離開了;他和宋富豪就上去和萬里握手告別。

走到門口時,嚴宏昌一回身,發現萬里也跟了上來,很是不安,連忙請萬里留步。萬里卻說:“一道走走,我帶你們在附近看看。”

嚴宏昌仍在勸著萬里止步,萬里已經健步走到前面帶路了。

中南海里的每一幢建築,每一棵樹,對嚴宏昌來說,都充溢著一種神秘的色彩;每一個景緻都有著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