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 。 想看書來

夭折的養殖場(4)

會後,這份提案由省政府辦公廳分別轉給了各有關廳局,同時也轉交給了滁州市。很快,嚴宏昌就收到了滁州市政府的答覆函。

嚴宏昌看了滁州市的答覆函,大為驚訝:上面為幫助小崗村進一步發展經濟,“根據會議精神,各級財政支援小崗村建設資金逐步到位,目前已投資六百六十一萬元。”僅“各級財政”的支援,就高達六百六十一萬!顯然,這並不包括由省交通廳幫助小崗村修路而被鎮裡截留了的那一大筆錢!

這麼巨大的財政撥款,小崗人可以看到的,除蓋了一棟上下兩層的村委會辦公樓和豎了一個不倫不類的大牌樓,外加幫村民拉院牆,村民還是出了錢的,一共,也就是三四十萬,而那六百多萬都用到了什麼地方呢?

這僅是市政府就各級財政投資情況的答覆函,而省直各有關廳局的答覆函,他嚴宏昌一份也沒見到,那許多專項撥款肯定也是一筆不小的數字。各廳局的專項撥款是否會連同他們的答覆函一齊被截留?他無從知曉。

是誰,或是哪些人,竟敢這樣無視省委召開的,有著省、市、縣三級黨政要員參加的專題聯席會?

滁州市政府的這份答覆函,卻並沒有這些相關的答案。

嚴宏昌開始懷疑自己在幹傻事了。

原指望,以人大代表的有利身份,在上面“跑步”前進,為小崗村爭取到一點外援,事實上也是,他確實也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想想看,那麼多的黨政官員坐在一起,共同謀劃小崗村的發展,撥出鉅款,對小崗的支援也只能做到這樣了,小崗已經享受到特殊的待遇了,受到各方面的厚愛,是在“吃小灶”了——然而,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不是麼,自己做了那麼大的努力,也驚動了那麼多領導和部門,擔了那麼多的情,最後卻既沒有給小崗帶來實際上的好處,自己的精力和時間也貼了進去,爭取來的資金用到了哪裡都不知道。回過頭看,自己不過在其中扮演了一回《守株待兔》寓言中那隻只知道奔跑的兔子。

這樣的兔子,也只能做一回。

他真的很後悔,痛感對不起那些真心實意幫助小崗村的人。

儘管嚴宏昌的那些努力被打了折扣,但是當了人民代表的嚴宏昌還是被小崗人高看了一眼。小崗人是講究實際的,大家看得很清楚,嚴俊昌雖是村長,卻蓋不出村委會的兩層樓,那樓還是嚴宏昌“跑”來的。嚴宏昌不是村長,每天只要他本人願意,就會有忙不了的事情,村子裡四十歲以上的人基本上是文盲,嚴俊昌也沒有文化,而中學畢業的嚴宏昌,他的知識和他豐富的閱歷,便都派上了用場,不光村民們遇到啥問題愛去找他請教,就是村裡一些迎來送往之事,也常常是非他不行,更何況許多采訪者和上面來的領導,找的就是他。

一天,已調任《農民日報》擔任總編輯的張廣友帶來萬里想見小崗人的口信,國務院研究室農村經濟組組長餘國耀也傳達了萬里的這個心意。

自從一九八○年萬里進京之後,就再沒有來過小崗。他曾答應過小崗人,三五年後會來看小崗的,隨後的一九八四年的四月,曾傳來了萬里要來小崗的訊息,嚴宏昌聽了,甚是激動。鳳陽縣委、縣政府為此也忙了一陣子,考慮到小崗雖有了不小的變化,主要還只是變在吃飽穿暖上,家家戶戶住的仍然是茅草房,路也很差,縣裡就決定撥出一筆專款,為小崗改換新裝;可是縣財政捉襟見肘,不可能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鑑於村子西頭是進村的必經之道,就出資為嚴立付、嚴立華、嚴立坤、嚴立學、嚴金昌、關友江六家,各翻蓋了三間瓦房,因為嚴學昌家人多,翻蓋了六間。當時縣裡也準備為住在村東頭的嚴宏昌和嚴俊昌兩家翻蓋一下,但嚴宏昌認為村東頭還有那麼多家不翻蓋,專翻蓋他和嚴俊昌兩家不合適,就拒絕了;嚴俊昌是隊長,也覺得這樣做影響不好,也沒有同意。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夭折的養殖場(5)

可以說,一切準備就緒了,萬里也來到合肥了,誰知萬里突然生病,無法坐幾個小時的長途汽車趕去小崗,那次萬里就直接飛回了北京。

可萬里始終沒有忘記小崗村,沒有忘記小崗人。這期間,《農民日報》總編輯張廣友多次受萬里的委託,幾乎每年都要來一兩次小崗村,看望小崗人。

小崗人也想念萬里啊!嚴宏昌有好幾次都準備要去見萬里,只是想到萬里回京後就身居要職,先是擔任國務院副總理,接著出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去找他,多有不便;再說自己既不是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