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得為毀壞了的傢俱付錢,還得支付對方一定的精神賠償。

該男子上當受騙的原因就是因果聯想混淆的結果。因為是酒吧,所以可以消遣。因為付了錢,所以開始放開玩。一切好像理所當然,而騙子正是順著這一思路,設計了一個局。

謊言利用人們的思維定勢欺詐

謊言解讀:思維定勢容易使我們產生思想上的呆板、千篇一律的解題習慣。而有時,成為欺詐物件的並不是因為某些人的品質弱點,而是其思維定勢。

你伸出一根手指問:“這是幾?”

別人會說:“1。”

然後伸出兩根手指問:“這是幾?”

別人會說:“2。”

然後你伸出三個手指,問他:“1加1等於幾?”

多數人會不假思索地說:“3。”

——腦筋急轉彎

利用思維定勢解決問題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它容易使我們產生思想上的情性,養成一種呆板、機械、千篇一律的思維習慣。

你可以用這樣的手法對待入室竊賊:在門口安裝一個連有導線的小盒子。當小偷不清楚這玩藝兒是怎麼回事時,他會盡量從各方面來打量這家人的房子,最後得出的判斷可能就是,這家人安有專業監控裝置。

一個膽小的女孩總是害怕男朋友出差,因為她自己在家的時候總是怕有異性闖進來。於是有人建議,即使男朋友不在家,也和往常一樣,晚上在門口擺放一雙男性的鞋,這樣就可以讓壞人誤以為,屋子裡有男人。

心理學家將這一現象歸入“模式化”範疇,即個人對某一形式的固定反應。這反應會促使人的活動和行為根據完全固定的形式進行,結果是實際上減少了在行為選擇方面的不確定性。

大量日常意識的思維模式中都能發現“定勢”這一心理學機制的影子。生活中利用人們的思維定勢行騙的例子很多。某報紙曾經刊載過以下報道:

星期一在“光榮紀念像”站,5路電車上來一位小夥子。他一副不耐煩的面孔開始向乘客賣票收錢,但並不撕票給客人,說票用完了。車快到終點時,一位“好事”的老人終於忍耐不住要“售票員”出示他的證件,小夥子友善地笑一笑,然後下了車。

人們的習慣思維,上車要錢的一定是售票員,即使他不給撕票,人們甚至也不會多想。如果再加上騙子厚顏無恥和不善的面孔,多數人就更不去深究了。

有的人上當受騙,是因為發生在大腦皮層的這一穩定興奮灶,好像要把別的刺激因素也“拉向”自己。盜賊常會利用這點進行作案。

第三章 一分鐘捕捉謊言的線索

一天早上,丈夫上班去了,過了幾分鐘門鈴響了,妻子以為一定是丈夫把什麼東西落在家裡了,於是毫不猶豫地開了門,門口站的卻是持槍蒙面歹徒。接下來,事情就是人們常說的過程:金銀、鑽石、鈔票、數碼相機等,悉數被劫入袋子裡,盜賊就無影無蹤了。

丈夫出門之後,妻子頭腦裡的主導內容在這一時段的幾分鐘內都同丈夫和丈夫的外出相關,而且生活經驗也告訴妻子,在大多數情況下丈夫會因健忘而返回來。所以丈夫走後幾分鐘門鈴響,妻子沒有經過仔細的思考就認為,一定是丈夫落下什麼東西了。而盜賊正是掌握了她的這一心理。

什麼樣的人容易受騙

◎ 老人容易被騙。

◎ 從眾的人容易被騙。

◎ 迷信的人容易被騙。

◎ 貪財的人容易被騙。

◎ 輕信的人容易被騙。

◎ 急於求成的人容易被騙。

◎ 常耍小聰明的人容易被騙。

◎ 防範意識弱的人容易被騙。

◎ 有思維定勢的人容易被騙。

◎ 盲目相信物以稀為貴的人容易被騙。

第三章 一分鐘捕捉謊言的線索

任何一個感官健全的人,

最終都會相信沒有人能守得住秘密。

如果他的雙唇緊閉,而他的指尖會說話。

甚至他身上的每個毛孔都會背叛他。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謊言的線索在

說謊者的情緒變化中

謊言解讀:謊言並非全都與情緒有關,但只要涉及情緒,都會對說謊者造成困擾。極力掩飾內心的真實意圖,表情之中難免露出破綻。

說謊者即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