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面,拿“保留工資”的卻有另一種看法。他們說你們(黨政幹部)住公家的洋房,有汽車,有辦公室,有不花錢的秘書,出差旅費可以報銷。我們呢,搭一次電車,打一個電話,也得自己掏錢。 在歡慶解放的熱潮中,大家都自覺地服從政策,表面上平靜無事,可是現在回想起來,工農幹部和知識分子之間的疙瘩,或者說是矛盾,我認為是和解放初期的這兩種制度的並存,是有一定的關係的。(引自夏衍:《懶尋舊夢錄》第610—612頁,三聯書店1985年第1版。)抗戰勝利後的經濟形勢抗戰勝利後的經濟形勢1945年8月中旬日本宣佈投降以後,國民政府從陪都重慶遷回南京,同時開始接收敵佔區的鉅額敵偽物資,掌握了許多黃金、外匯和資產,共達23億美元。 這一年9月24日,國民政府財政部公佈了“偽中央儲備銀行鈔票收換辦法”,規定此前主要發行於上海和華東、華南淪陷區的偽中儲券200元兌換法幣1元;11月21日又公佈了“偽中國聯合準備銀行鈔票收換辦法”,規定此前主要發行於平津和華北淪陷區的偽聯銀券5元兌換法幣1元。 這都提高了法幣的地位。 美國又向國民黨政府提供20億美金的援華物資,使得法幣通貨膨脹的緩和出現契機。但是,由於政府腐敗無能,巨量的國家資產流失,被貪官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