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萬條槍”這樣的大話,誇張地形容竹之繁茂,怎麼還說葉子太少了呢?蘇東坡答曰:你算算,一萬根竹莖長出一千片竹葉,相當於十根竹子才長了一片竹葉,還能說是多嗎?

故事寓意極深,折射出“詩性思維”與“理性思維”的對立交鋒,從中甚至可以引申出為什麼中國在科技上落後於西方的道理。引在此處,只是想說明,用虛浮的、詩歌般的大話來掩飾歷史上的失敗,用缺乏理性的思維解讀中國現代化道路中的錯誤,其結果就會像“十竹方生一葉”一樣,毫無意義。

蘇東坡距今已近千年,我們繼續沉浸在非理性思維的*中自欺欺人,已完全沒有道理。解讀中國的現代化道路,要求我們對這片“竹林”作理性、客觀的描述和分析,得出竹莖和竹葉到底是多還是少的科學結論,而不是用詩歌意義上的“萬千”渾渾噩噩地一筆帶過。

二、後發國家:向老師學習,與老師鬥爭

回望五百年曆史,世界的現代化程序中,最為突出的特徵,是先發國家與後發國家之間根本上的不同。說狼和羊根本上不同,人人都懂,說先發國家和後發國家根本上不同,很多人都糊塗。

序章 中國現代化的老師不該是美國(4)

現代化程序中的先發國家,最典型者如英法,都經歷了很長時期的循序漸進的轉變過程。這個過程有兩大方面,在其國內,是將本土的傳統因素轉化成現代因素;在國際上,則是充分利用其先發優勢,維持霸權地位,保持國家自由。

其國內現代化的成功轉化,使這些國家成了教導他國的老師;而其國際上的霸權地位,又使這些國家成了掠奪他國的強盜。

先發國家的這種兩重性,為所有後發國家所未有。所有的後發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