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方陵授命前往妖界,一直以來都備受各方關注,誰都想知道關於虎剎妖王這件事情最終究竟該以何種方式結束,但誰都知道,方陵這一行將會影響到兩界未來發展。
在各地早有各種言論猜測,各方人士發表各種觀點,甚至不惜為捍衛自己的觀點而大打出手,但是誰也沒有猜到最後的結局竟是如此的震撼。
方陵竟然在短短時間內突破了後期境界,並以此修為領悟了連大圓滿境者都夢寐以求的通天心境,而且還能夠擊敗左徒這樣的強者。
雖然這擊敗是和妖皇聯手,但就是這聯手便足是一種對他實力的認可,而方陵更在此戰中立下大功而被賜封王位。
一臣兩主,乃是三界歷史上絕無僅有之事,而且,兩界的地位都是高得讓人瞠目結舌,一個是魔界的一字並肩王,一個是妖界位於眾妖王之上的一字王,哪一個都比起高官要員們還要高出一截,這似乎是將方陵推到了一個尷尬的境地,但卻又正彰顯著他的絕世之才。
眾人所想知道的,便是這事情傳至魔都之後,魔帝會做何反應,是否會因此大發雷霆。
不過,在訊息還未傳到魔都的時候,在妖界皇城之中,關於方陵的冊封儀式已然開始,妖皇特地將事情弄得非常隆重,更因而大赦天下。
同時,妖皇也宣佈了關於虎剎妖王一事的結果,那就是確認虎剎妖王有謀反之心,並且參與了魔界的叛亂,希望魔界能夠將虎剎妖王押送回妖界,聽候發落。
如此正式的宣佈,確認了虎剎妖王的行徑,也就意味著妖皇不可能再就此事而生波瀾,也等於讓魔界諸人吃了顆定心丸,這場仗暫時是打不起來了。
接著,冊封完畢後,方陵便進入到了藏有龍骨天書研究資料的寶庫中,開始長達一個月的閉關。
和當年的魔帝一樣,妖皇也召集了數千頂尖智者,對龍骨天書進行專業的研究,其所解讀出來的資料堆積如山,浩瀚如海,其所參考的資料更是無所不包,詳盡之極。
無論是魔帝還是妖皇,在最開始的十萬年來都曾派專人對龍骨天書的資料進行過研究,但是最終都是無疾而終,後來便擱置了下來,但每一次所派的人都定然是智慧超群,數量更有上百人之多,然而方陵卻僅憑一人之力,便能夠順利對這些資料進行解讀,足見方陵的才智之高。
方陵領悟通天心境,使得他對於龍骨天書資料的整理不斷有了新的發現,再結合起魔界的資料,更揣摩出大量的心得,但是所得來的線索也都十分零碎,斷斷續續,顯然更長的時間進行整理,同時,還需要修真界關於龍骨天書的資料才行,如此一來,前往修真界已成為當務之急。
在寶庫中只有方陵和柳青絲二人,這日,方陵將一封書信交由門外的禁軍遞交給妖皇,上面所寫的自然是告辭之言,待到妖皇趕至寶庫的時候,方陵二人早已不見了蹤影。
要知道這寶庫可是固若金湯,層層防守,外面更有禁軍無數,乃是重地中的重地,別說一隻蒼蠅飛不進來,進來了更休想飛出去。
然而,方陵二人竟然就這樣神不知鬼不覺的消失不見,無處尋覓,更在這寶庫中找不到一點破壞的跡象。
由於早有書信遞上,這禮數倒是到了,所以妖皇也生不氣來,反而暗道這天王當真有過人之能,他當然也料得到,只怕天王是猜到他的心思。
妖皇很清楚方陵下一步將要去的地方,既然魔帝派了人跟著,他當然也要派人跟著方陵,表面上是護衛,其實也是監視。
但方陵顯然識破了這一點,先一步離開,而他秘密派人在周邊搜尋,卻沒有得到任何的線索,方陵就好像無聲無息的從戒備森嚴的主星上消失了。
元天泰在得知方陵不見的訊息後,先是驚訝,爾後更有幾分感動,他很清楚方陵這樣走的另一個原因,那就是方陵深知他的責任所在,如果魔帝下密令要殺方陵,那他和方陵之間必有一番血戰。
經過左徒一戰,元天泰深知方陵的厲害,雖然在修為上他的確是穩勝於他,但論其計謀來,實在不如,如果方陵先下手,只怕他小命不保。
方陵如此先行,便使得二人之間不必有一場生死之戰,他回去交差雖免不了責罰,但至少性命可保。
方陵把事情料到如此地步,讓元天泰真是感慨不已,更心生欽佩。
方陵秘密離開的方式自然是憑藉著寸鼎中的迷惘天通道,而當冊封之事終於傳至魔都的時候,據說魔帝是沉默不語,而當他得知方陵於妖界皇宮消失之後,臉上的神色更加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