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明臨走之前的指示,只穩固防守,並不輕易出擊。
而屈突通也不願意在澠池城下便付出重大傷亡,故一直只是每天試探性進攻,沒有發動猛攻,以等待時機。
雙方在澠池對峙了十餘天后,李劍採取了張仲堅的建議,派出騎兵部隊襲擊唐軍的糧道。
如此一來,屈突通便感到壓力倍增,二十萬唐軍的糧草供應,全靠關中經潼關運抵。如果糧道得不到安寧,唐軍計程車氣必將大大受挫,不要說洛陽攻不下來,就是澠池也未必能佔領。
不過,屈突通畢竟老奸巨滑,他很快便想出了一計,派出數股精銳部隊,假扮成運糧的車隊,由潼關向澠池進發,並在車上暗藏精兵。
張仲堅不知是計,率騎兵伏擊了這些“運糧車隊”,於是便遭受了慘重損失,騎兵幾乎折損過半。
屈突通便趁己方士氣高昂之際,對澠池發動了猛攻,之前早已準備好的各類投石車、井欄、攻城撞車、雲梯等皆全部派上了用場。
由於唐軍之前從來便沒有發動過如此猛烈的進攻,突然之間攻勢如此兇猛,讓澠池的周軍守軍都有些不適應,一時之間損失慘重。
而屈突通則是將二十萬大軍分成班,每班六萬人,晝夜不停地發起進攻。守軍在騎兵損失之後,兵力只餘萬多人,面對兩倍於己的敵軍進攻,絲毫不敢大意。李劍只能將所有士兵皆派上城牆,拼死防守。
可這樣不停歇的戰鬥,對於士兵和軍官的體力都是大的考驗。就算周軍再能戰,也畢竟不是鐵打的身。
終於,李劍和張仲堅在堅守了天夜後,終於不支,澠池失守。
不過,李劍已經預料到了城池可能會守不住,事先已經備齊快馬,在西門城破時,便下令全軍突圍,向洛陽方向撤退。
而張仲堅則堅持不肯撤退,在他看來,正是由於自己中了屈突通的計,導致騎兵部隊損失殆盡,才招致大敗。因此,他便表示要留下來斷後,與澠池城共存亡。
李劍也勸他不住,只得含淚告別,先行撤走。
張仲堅在城破之後,與唐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最後他身邊的親兵都全部戰死,只餘他一人時,才對著洛陽的方向,高呼大周萬歲,被亂箭射死。
澠池失守之後,唐軍勢如破竹,連克新安、義馬、宜陽縣,打到了洛陽外圍。
敗退回洛陽城的李劍,手中只有不到七萬兵馬,雖然洛陽號稱天下第一堅城,出了名的易守難攻,但他卻有些心中慌亂了。
於是,他連忙派出信使,以八里急報的方式,向宇明求救。同時,又向監國的皇后抒夢稟報,要求在城中徵發民夫,上城牆協助防守。一時之間,洛陽城中一片兵荒馬亂,各地商人紛紛逃離此城。
全天下的目光,此時都集中到了洛陽,他們很清楚,洛陽的得失,將關係著唐朝和周朝兩國的命運。如果唐軍拿下了洛陽,哪怕他們丟失了荊襄之地,也會在天下之爭中居於有利位置。因為洛陽四周都是平原,無論北上到河北、,南下到荊襄還是東進到山東、江淮,都是無險可守。唐軍便可以輕而易舉地攻陷已經內部空虛的周朝地盤。
而如果周軍守住了洛陽,則天下的氣運便轉到了宇明這邊。坐擁遼東、河東、河南、河北、山東、江淮、江南、荊襄等地的周朝。不管是地盤還是人口,兵力還是物產,皆超過了唐朝一大截。
僅有關中、隴西、巴蜀和漢中等地的李唐,是無論如何也沒法再和周軍抗衡了。畢竟天下之爭,說穿了還是綜合國力的較量,失去先機和優勢的唐軍,勢難再有希望翻盤。
不過到了這個關鍵時刻,陣兵於巴東城下的宇明,卻面臨著艱難的決擇。
其實早在他剛剛發動荊襄戰役時,就已經接到了唐軍從長安出發,向洛陽進攻的情報。只是他並沒有多在意。在他看來,洛陽雖然兵力不能跟河套和荊襄地區的周軍相比,但也有十萬人馬,而且多是經歷過不少戰爭的老兵。且城池堅固,糧草充足,四周又有不少衛城和關隘拱衛。唐軍想以區區二十萬兵力拿下洛陽,恐怕沒那麼容易。
所以,宇明把唐軍的這次進攻,更多的看成是一次佯攻,認為李淵是想以進攻洛陽作為幌,誘使他從荊襄地區撤軍。
因此,宇明根本沒有理會此事,而是繼續加強進攻。如此一來,在李靖、尉遲敬德的配合下,四十萬周軍齊心協力,總算用了兩個月時間,攻佔了江陵、襄陽、宜州等重要城池,全殲了李孝恭屬下的十餘萬唐軍,直攻到巴蜀門戶巴東城外,荊襄地區已經全部納入其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