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日本自己發行的銅錢皆不得予以流通。日本已經發行的銅錢,大周將負責以同等價值的大周紙幣和硬幣予以置換。
這一條石原二郎覺得幾乎不用寫出來的。日本國內現在什麼樣的銅錢都在流行,大周的、南洋的、西域的銅錢都有。
當然,因為大周的商人來交易的最多,所以大周紙幣也是流通最廣的,畢竟攜帶方便,又隨時能在周朝開辦的錢莊中兌換成金銀。而西域、南洋及日本自己融刻的銅錢,不管是份量還是作工精細均差大周硬幣一籌,民眾們都不喜歡。大周的貨幣可算是日本市場上的硬通貨了。現在長孫無忌提出以大周的紙幣和硬幣作為唯一流通貨幣,還願意將日本國內的其他諸國貨幣回收,並予以兌換,怎麼看都是日本人佔了便宜。
第二,規定漢語為日本的官方語言,大力提倡姓習,為此大周將在日本新建數所校,免費教授日本人習漢語。從六歲兒童到成年人都有各種習班。同時,日本國內提拔任用官員,會漢語的人也優先考慮。
這一條石原二郎也覺得問題不大,日本現在十個人中倒有六七個都在習漢語。原因便是大周的商人在日本數量多,僱傭了大量日本人為夥計助其經營。而他們的工資比那些打漁種田的同胞高得多。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樣一來,那些沒被大周商人僱傭的日本人自然趨之若鶩。為了能在大周商人手下幹活,哪有不認真習漢語的道理。如果這些日本人有免費習漢語的機會,讓他們省了費和到處找老師的麻煩,他們只會求之不得,哪還會反對。
至於日本國內提拔任用官員,要求會漢語的人優先考慮。這在石原二郎看來更是再正常不過了。現在日本人的生活習俗、政治制就和大周很接近,對外交往也是以大周為主,國內事務也多與在日本經營的大周商人有關。優先提拔會漢語的人為官,自然也是水到渠成之事。
第,全面引進大周的法律體系,所有日本的刑事、民事、商事等法律,皆以周朝法律為準。為方便日本官員掌握大周法律,周朝將派出大量人員到日本各級官府充當顧問,負責指導日本官員用大周律令處理行政事務及判案。
這第條的條件,讓石原二郎更是覺得,這是大周在照顧日本。
如果能夠全盤引進大周法律,可以避免因為法律體系不一樣,造成兩國之間的民事糾紛以哪國法律為準,無法決斷的問題。
同時,現在隨著海上貿易的興起,日本國內各種商事、民事案件數量大幅增加,而許多案件型別也很新穎,讓日本的官員處理起來也十分頭痛。
如果大周派官員來指導他們辦案,以及處理行政事務,豈不讓日本官員省心不少?
這項條件如果放在後世,那是任何國家都不敢答應的,因為這就意味著主權的全面淪陷。可在公元七世紀,不要說日本,就是中原的人也很難理解到貨幣、法律及語言的**性,對於一個國家主權和保持**自主有多重要了。
長孫無忌雖然算是這個時代最聰明的大才之士了。但當時也對宇明授意的這項條件有些迷惑不解。
因為這些條件使大周看起來,不但從日本撈不到什麼好處,反而還要倒賠不少錢進去。
而且在他看來,派駐大量官員去日本就是一件很難辦的事。
在中原的姓和人們看來,連嶺南那種地方都是屬於鳥不生蛋的蠻荒之地,日本就更是還未開化的異邦小國了。有誰會願意去那當什麼“顧問”啊。
不過後來宇明的一番話,卻讓長孫無忌茅塞頓開。
宇明道:“此次平定唐朝,僅關中一地,就有上千名官員投降我們。對於這些人的忠誠,朕不敢完全放心,無法象我們原來的官員那樣信任。但如果不任用他們,恐怕又會挫傷他們的積性,失去對朝廷的向心力。因此,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派到日本去。讓他們去教導當地兒童漢語,指導當地官員用大周法律處理案件。這樣便一舉兩得了!”
長孫無忌聽聞之後,才醒悟過來,如此行事,大周本土少了許多對宇明心懷不滿的人官員,當然就會安定下來。而且,這些人都是屬於滿腦認為大周是天朝上國的人,被派到國外去後,讓他們教授漢語,指導日本官員,加速日本的漢化,卻是正好人盡其用。
他不禁對宇明更加佩服不已。暗忖自己果然才華還差陛下遠,今後還得多跟他才行。
而此時,石原二郎及日本天皇完全沒有意識到,這項條件對日本有多大的改變作用。更沒想到如此做的話,那日本還叫日本嗎?除了有個天皇,跟大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