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4部分

圖書。幹隆帝以“活字板”不雅而賜名“聚珍”。其間,用這套木活字共擺印了131種書,嘉慶七、八年間又擺印了《西漢會要》、《唐會要》、《農書》3種,前後一共擺印了134種書。其中經部書31種,史部書27種,子部書33種,集部書43種。連同初刻4種共為138種。由於各書大多隨到隨印,因此,這一百餘種書籍並無總書名和總目錄,後人稱之為《武英殿聚珍版書》。

此書問世後,由於都是罕傳的珍籍,各省幾乎都照式翻刻,形成了所謂外聚珍本,影響極大,對促進清代文化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可惜,在清末明初的時候,這套書卻突然不見了蹤影。聽說曾在潘家園露出臉,不過也只是一些不全的散本。

據說是清末一個敗家王爺從蜻蜓大內偷出來的,為了賣錢,就拿去了潘家園。後來怕被追責,就又收藏起來,軍閥混戰時,不知所終。

沒想到………

沒想到如此大珍本竟然在這裡見到。

如果說這還不算的話,那麼林逸還知道,在去年的國際佳士得拍賣上,曾經拍過一本類似的殘本,最終拍價高達30萬。

如此算來,眼前這大部頭,絕對超過數千萬……

不由自主地,林逸已經打算把它收入囊中………(未完待續。。)

第六百四十九章,龍筋

魯迅曾經說過,偷書不為偷,為竊。

由此可見文人為了書,還死要面子的現實。

林逸覺得自己就是這樣的人,明明喜歡這些書喜歡的要命,內心深處卻覺得如此“忽悠”一個不怎麼忙懂書的女孩,有些不地道。

看那足利美惠的樣子,似乎對這些古籍版本毫不在意。準確地說,她對這些珍本沒什麼概念。

旁敲側擊,林逸知道了,這些珍本古籍都是足利美惠的爺爺,也就是老足利多年的藏品。一般喜歡收藏這些的,都是一些年紀大並且資金充足的人物。

然後林逸就想,與其將這些版本留在此處,不如收入我的囊中。。

迅速地,飛快地,林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自己剛才瀏覽的古籍版本淨數挑選出來。

除了這些,林逸繼續挑選,又將一大批中國古籍挑出………粗略數數,差不多有兩三千本了。

挑這麼多,林逸都有些不好意思了,林逸扭頭看一眼足利美惠,足利美惠卻毫不在意,竟然說:“太少了,你再多挑點。”

林逸汗顏,心不夠狠啊。

既然人家做主人的叫自己挑選,自己也就不客氣了,再次,林逸施展“淘書”功夫,這次更是利用體內的靈氣,嗅著書香,以飛快的速度,挑選那些價值最大的中國古籍版本。

不出所料,這次淘書的速度比剛才足足快了數倍,眨眼功夫,林逸竟然又挑選了五六千本珍本古籍。

如果說一個人收藏古書,那些古書可分為龍筋,龍骨和龍肉的話,無疑,此刻林逸所挑出來的就是整個“龍筋”。龍筋屬於古籍收藏中的精氣神,又屬於魂魄。抽走龍筋,整個收藏也就沒了精氣神,沒了魂魄,沒了可以支撐整個藏品氣勢的精品。

放在明眼人眼裡,林逸這一招可謂夠狠,但是對於足利美惠來說,藏書還有那麼多,林逸挑選的並不是太多。畢竟他可是救過自己性命。

由於消耗靈氣太多,林逸額頭有些滲汗,他再次看了看自己挑選的古籍,覺得差不多了。於是就對足利美惠說:“麻煩你算一算,這些要多錢?”

足利美惠似乎對他提到錢很不樂意,就嬌嗔地看了他一眼,然後說道:“我的命都是你救的,何必談錢。”

林逸拒絕:“不行,你不要錢,我可不好意思收下這麼多書。”

足利美惠嘻嘻一笑,忽然說:“那你就給我一百萬日元吧。”

“咳咳,什麼?”林逸瞪大了眼睛。

要知道一百萬日元才6萬多塊人民幣。自己是不是聽錯了?

林逸的良心有些過意不去了,於是就說:“你可知道,我挑出來的這些書值多少錢嗎?”

足利美惠笑了笑說:“雖然我不太懂書,但是你挑出的一些書爺爺收來的時候卻是花費了數千萬日元。”

林逸再次汗顏。

原以為人傢什麼都不懂,沒想到人家心裡有數。

“那你還如此賤賣給我?”林逸覺得自己似乎被耍了,沒好氣地說。

足利美惠咯咯一笑,說道:“我不是說了嗎,我不喜歡這些又老又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