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0部分

而在那鋪滿了紅毯的,高達九米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的階梯上,在左右兩側的兩座石階上,沿著石階外側又站著數十名身穿棕色皮甲,手持長矛,腰間別著一柄長刀的甲士。

如此看過去,粗粗一算,單是崇陽殿殿門前,便約摸守衛著有數百名甲士!

不過,與那些站在欄杆後的甲士們不同的是,那數十名沿階而站的甲士,他們均是面朝著三座石階中間那一座尚且空無一人的,以巨大的石料雕刻有蟠龍,襯托以海浪和流雲的“御路”的石階而站的。

而赤冰國的那些文武大臣們,則與那數十名站在左右兩側的兩座石階上的甲士們一樣,沿著石階一層一層而站,只是這些文武大臣們均是站在石階的內側的。

並且,因赤冰國朝堂上左紅袍文官,右青甲武官的規矩,此刻崇陽殿前那高達九米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階梯左右兩側的那兩座石階上,撇去那些身穿棕色皮甲的甲士們不提,遠遠看去,左右兩側的石階上當真是顏色分明——

左側的石階是一溜紅映映的色彩,光是瞧著就無比鮮亮、耀眼、喜氣。

而右側的石階……入目所及,皆是一片清冷低沉的晦暗甲冑!眼下又是旭日將升未升之際,天色雖清明卻並不明朗,於是,遠遠瞧過去,右側的石階就是一溜晦暗的顏色,光是看著,就讓人止不住地心生寒意。

而與那些沿階而站的甲士們一樣,無論文臣還是武將,他們均面朝著三座石階中間那一座尚且空無一人的,以巨大的石料雕刻有蟠龍,襯托以海浪和流雲的“御路”的石階而站。

雖因赤冰國朝堂上這“左文右武”的規矩,讓這高達九米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的階梯左右兩側的兩座石階上的色彩分外鮮明,但遠遠看去,當真井然有序。

頂著漫天的紅綢,循著鋪了滿地的紅毯,走過那一名又一名的文武大臣的身邊,一步一步走進修建莊嚴宏偉的崇陽殿內,當先便可見殿中那鋪了滿地的金磚。

此金磚並非真的用金子做成的磚,所謂“金磚”,其實是崇陽殿內地上所鋪的方磚。據說此磚成坯,需燒製八個月,更難的要用各種柴草燒煉一百三十餘天,再用桐油浸泡百日方可成品。這種成品後的金磚,需“敲之有聲,斷之無孔”才可採用。

最好的金磚表面淡黑、油潤、不澀不滑,具有堅固耐磨、越磨越亮等特點。

從外崇陽殿外看去,崇陽殿的裝飾十分豪華——簷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外梁枋上飾以和璽彩畫。門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紋,下部浮雕雲龍圖案,接榫處安有鐫刻龍紋的鎏金銅葉。

而崇陽殿內,則是金磚鋪地,且殿內的每一樣擺設均是價值連城之物,其奢華程度,溢於言表。

崇陽殿內的明間設有一張金色的九龍寶座,寶座被安置在高兩米有餘的金色臺基之上,臺基下便是九層金階。

因世人將數字分為陽數和陰數,奇數為陽,偶數為陰。陽數中九為最高,五居正中,因而“九”、“五”有著至高無上的象徵意義,只有帝王才能享有。

而這“九龍寶座”與這高兩米有餘的金色臺基前的“九層金階”,皆是象徵著帝王那獨一無二、至高無上的“九五之尊”的權威。(未完待續。)

第六十章 崇陽大殿3

九龍寶座兩側排列六根直徑一米的瀝粉貼金雲龍圖案的巨柱,所貼金箔採用深淺兩種顏色,使圖案突出鮮明。

九龍寶座前兩側有四對陳設:用銅胎琺琅鑲嵌寶石製成的寶象、用青銅製成的甪端、用純金製成的仙鶴和香亭。寶象象徵國家的安定和政權的鞏固;甪端是傳說中的吉祥動物;仙鶴象徵長壽;香亭寓意江山穩固。

九龍寶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傘蓋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臥的巨龍,龍頭下探,口銜寶珠。

那張金色的九龍寶座後是一架體型高大的,中間最高,左右兩側依次降低的整體形五扇開雕龍漆金檀木屏風。屏風後的牆壁頂上,在其正中位置又懸著一塊金邊黑底,上題“正大光明”四個金色大字的匾額。

並,那張金色的九龍寶座置於六根盤龍金柱之間,藉以突出帝王唯我獨尊之地位。

九龍寶座用楠木雕龍、髹金而成,“須彌座”式,為皇帝的御座。九條龍,每一條都昂首矯軀,大有躍然騰空之勢,極為精美生動。

軒轅鏡裝設於殿頂天花板的中部,是個飾有蟠龍、藻文的井形建築,稱為藻井。

在藻井“明鏡”部位中央,有一浮雕蟠龍,口銜一球,此球即為軒轅鏡。懸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