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5部分

等到炎子明、朱梓陌、慕子儒等一行近四十人終於抵達大梁國京都縐平的時候,已經是半個月後的事情了。

時正值八月初一,滿城桂花飄香的季節。

一入縐平城,就有沁人花香撲鼻而來,吸一口氣,整個胸腔裡滿滿地都是桂花的清香。

就這麼嗅著飄了滿城的沁人花香,炎子明、朱梓陌、慕子儒等一行近四十人、三十幾匹馬並一輛小型馬車直奔位於縐平西區西街的朱府。

但因大梁國京都內有明文規定,除八百里加急戰報外,任何人包括皇親子弟皆不得在縐平城內策馬賓士,恐傷及行人,所以入了縐平城,一行人就減緩了胯下馬兒前行的速度。

炎子明、朱梓陌、慕子儒等一行近四十人是臨近晌午時由南城門入的縐平城,待他們一路驅馬穿街過市,到達位於縐平西區西街的朱府大門前時,卻已過了午時。

入了朱府,眾人吃過晚點的午飯,又安頓好了林蕭陽後,慕子儒回了他自己的家,朱梓陌和林知吾則去忙各自的事情了,炎子明卻是片刻也不敢耽誤地出了朱府再度上馬,控制著速度驅馬出了縐平城就開始策馬狂奔,馬不停蹄地趕往秦山。

而當炎子明匆匆忙忙地離開縐平,馬不停地趕往秦山的時候,天成大陸九國各國的儲君卻早已攜著大批人馬行在了半路上,甚至有的已經抵達了秦山行宮,這其中就包括——大梁國太子、燕國太子,以及……赤冰國“太子”。

天成大陸腹地。秦山山脈外圍山腰。赤冰國行宮。

冷晴以及燕清秋、王泉、牧文諸人是在今日上午巳時末到的秦山山腳下,因為山路本就不好走,宮廷制式的大型車轅又根本上不了山道,因此,一路從赤冰國都城乘車到了秦山山腳下,冷晴等人就棄車步行上山了。

不過,鑑於燕清秋的三寸金蓮沒辦法長時間行走,更沒辦法走山路,因此,燕清秋是坐著竹輦被從赤冰國隨行而來的侍衛們抬上山的。

好在赤冰國在秦山上的行宮修建得不高,從秦山山腳到行宮之間的直線高度大約只有四百多米,一條青石階從山腳下一直修到了行宮門前,如此爬上去到也不費力不費時。

眾人沿著時而陡峭時而低緩,蜿蜒而上的青石階拾階而上,即便途中因要顧及燕清秋而放緩了前行的速度,兩個時辰左右眾人也就到了行宮門前。

又因為赤冰國的一行人終於抵達修建於秦山山脈外圍山腰上的赤冰國行宮時,已過了午時,眾人早已飢腸轆轆,易容成炎子明模樣的王泉便大手一揮,讓眾人暫時散了,各自去找吃食去了。王泉和牧文亦然。冷晴則陪同燕清秋進了行宮內休息。

話說這座修建在秦山山脈外圍山腰上的赤冰國行宮,與其說它是一座行宮,不如說它是一座將一大片林木圈起來的寬闊庭院,而院子裡的建築都是就地取材的木質建築,不單是桌椅板凳、門扉窗扇,包括房屋牆體、屋簷穹頂等等,都是木料的。

也許是因為秦山上的林木皆過於高大茂盛,不好修建太過宏偉的殿宇;也許是因為這座隸屬於赤冰國的秦山行宮每隔十年才會啟用一次;也許是因為其它的什麼原因,總之,這座赤冰國行宮的修建規格和制式都顯得十分的……隨意簡潔……

在一處地勢平緩的林地上,用不知幾何,削得齊平的兩人高的木樁做成的圍牆圍出了一大片林地,留出來的院門兩側的木樁要比其它木樁高出一些,但也沒有高出太多。

院門兩側的高木樁上搭了塊橫木,橫木上懸了塊朱漆匾額,匾額上刻著篆體的“赤冰國行宮”五個龍飛鳳舞的大字,每個字都仔細地描了金,遠遠看去,金燦燦的。

院子外不時有身穿烏黑甲冑,手持長矛,腰佩長刀的巡邏士兵走過,看他們的裝扮,與赤冰國皇宮內的巡邏禁軍一模一樣。

不過,這二者間的裝扮雖看似一模一樣,但赤冰國皇宮內的巡邏禁軍身上穿的那件顏色烏黑的甲冑是用極純的玄鐵打造的,每一件玄鐵甲冑都重達逾百斤!且防禦力超強。

而這些在秦山行宮周圍來往巡邏計程車兵身上穿的烏黑甲冑,卻只是用最普通的生鐵打造的,最重也不過三十幾斤,防禦力也十分稀疏平常。

從這簡潔又帶著幾分原始風格的院門走進院子裡,當先入目所及,是一片空闊平坦的空地,空地中央擺了個碩大的青銅缸,缸身上刻有繁複的花紋,缸內則種了一缸子荷花。

也許是現下時節正好,也許是秦山上的環境溫度正好,總之那一缸子荷花開的十分生機勃勃,一朵朵荷花被鮮綠色的荷葉襯得粉嫩粉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