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鹵簿前奉引的人是穿一身從四品朝服的京兆尹嶽瞿極。
梁儒明要去太子府送梁笙德和成亦影出殯自然不是一時興起,因此,嶽瞿極昨日就接到了梁儒明下達的要他今日一早入宮在鹵簿前行奉引之職的指令。遂,今天寅時剛至,嶽瞿極就出門入宮了。
參乘則是梁儒明身邊的侍中謝於文,一個剛過了而立之年,長得五大三粗的威武大漢。
“冷昭儀也登上鹵簿,隨朕同行前往太子府。”梁儒明在登上鹵簿前,還不讓如此吩咐一句將冷晴也安置好。
冷晴自然不會同梁儒明矯情,當即就從善如流地上了鹵簿。
待梁儒明和冷晴皆登上鹵簿後,一行36乘兩百餘人就這麼浩浩蕩蕩地朝著青龍門的方向行去……
第六十四章 二十七日1
天成大陸大梁國敬武帝開平七年十二月初四,太子梁笙德薨於邊疆。喪禮由掌管皇室禮樂儀制的官署禮部和太常寺來協調準備。
大梁國曆來皇帝之喪皆由山陵五使來負責,一般由丞相擔當山陵使,負總責。皇太子的葬禮當然沒有如此規格。所以為梁笙德護喪的是吏部尚書季雲,喪禮由季雲負總責。
而關於梁笙德和成亦影的一應喪葬事宜,大梁的史書上是這麼記載的:
“儒德太子諱笙德,表字仲卿,梁太祖十一世孫也。誕於太始元年五月十四。出於聖武賢皇后,誕生之初即立為皇太子。師從丞相成遠,自幼勤奮好學,被譽不世奇才。
初平四年,太子年十四,適逢江南水患爆發,太子自請前往江南治理水患。後,太子二月平定水患,此後五年江南之地無水患,得無數江南百姓讚譽。
……
元光二年,太子及弱冠,出東宮,入住太子府。元光四年,太子大婚,迎娶丞相成遠嫡女為太子妃。然,此後一十二年,太子妃均無所處。敬武帝為太子納妃,太子均拒之……
至開平七年三月,太子上報太子妃有喜,敬武帝大喜,賜下羊脂白玉如意一對、翠玉送子觀音像一尊、綾羅綢緞百餘匹、金銀無數。開平七年十二月初四薨,年三十五,諡儒德。
同月,初十,太子妃聞太子薨逝,大慟,動胎氣,遂於京外西郊西山臥佛寺產子。太子妃於當日誕下龍鳳雙生子,然太子妃生時難產,終歿於血崩,年三十,諡儒賢德。
……
同月,二十二日,敬武帝懿旨,詔護喪葬事差吏部尚書季雲,都大主管官差入**侍省押班鄭於。
同日,禮部、太常寺言:‘參酌已行典故:一、皇帝為皇太子薨服期,六宮並不從服。一、發哀日,於皇太子府正廳之東設素幄,其幄系青素,令儀鸞司釘設排辦。皇帝服十二旒冕冠、玄衣裳‘十二章紋’冕服、烏皮上繡五爪纏足龍靴,就幄發哀,令文思院製造。一、是日皇后服素詣宮,隨時發哀,如宮中之禮。一、發哀日,合赴陪位官並常服、吉帶,入府正門,詣宮幕次。俟時至,易常服、黑帶立班,俟發哀畢易吉服退。一、故例,發哀成服,陪位立班官系用行在職事官,並見任升朝官已上。一、發哀、小殮、大殮、成服日時,乞令太史局選定。仍各差定時克擇官,至日前來報時祗應。……皇帝就幄內發哀,在位官就位皆發哀。止,皇帝就服十二旒冕冠、玄衣裳‘十二章紋’冕服、烏皮上繡五爪纏足龍靴還內,立班官出本宮門,易吉帶退。一、依禮例,自發哀至釋服日,皇帝前後殿不視事。一、行在音樂自發哀權行禁止,俟將來虞祭畢日仍舊舉用……一、成服日,行事、陪位官常服、吉帶,入府正門,詣皇太子府幕次。俟時至,服衰服立班訖,權退,換常服、黑帶,以俟立班進名奉慰皇帝,次移班進名奉慰皇后訖,出殿門換吉帶退。……’
……禮直官先引讀祝文、武官詣香案之西東向立,合門報班齊,在位官皆再拜訖,簾卷,禮直官、太常博士、太常卿前導皇帝出幄,詣香案前,奏請上香、再上香、三上香。內侍進茶酒,又奏請酹茶,三奠酒於茅苴。奠爵訖,奏請少立,讀祝文官東向跪讀祝文訖,奏請皇帝舉哭,在位官皆舉哭。俟哭止,前導官前導皇帝,在位官皆再拜。俟前導歸幄次,文武百官權退,易常服、黑帶,以俟立班進名奉慰皇帝、皇后訖,出本宮門,易吉帶退。詔並依,內讀祝文官差國子司業、兼權侍立修注官張瀾,前導太常卿差太常少卿張文豪,贊引太常卿、太常博士差太常博士穆青雲。
……
同月,二十三日,詔:皇太子薨,可賜諡儒德。
同日,禮部、太常寺言:‘今來皇太子薨,依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