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關於巫術

一、巫術的概念

巫術是企圖藉助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對某些人、事物施加影響或給予控制的方術。古代施術者女稱巫,男稱覡。巫術透過一定的儀式表演,利用和*縱某種某種超人的力量來影響人類生活或自然界的事件,以滿足一定的目的。巫術的儀式表演常常採取象徵性的歌舞形式,並使用某種據認為賦有巫術魔力的實物和咒語。“降神儀式”和“咒語”構成巫術的主要內容。

二、巫術的來歷

巫術於舜帝部落,傳說,舜帝的時候,為了給老百姓生產食鹽,滿足人民群眾的生活。舜就讓他的一個兒子到巫咸國做了酋長,鹹即善於煮滷土為鹽而得名。巫咸國的人右手*青蛇,左手*赤龍,地處大荒之中,它與巫即、巫盼、巫彭、巫姑、巫真、巫禮、巫抵、巫謝、巫羅稱作十巫。巫咸國在安邑城南,傳說有鹽池,上承鹽水,水出東南薄山,西北流,經巫咸山北。巫咸山在安邑縣南。

山西運城的潞鹽歷史在上古時期已有。運城之“潞”名,最早稱“滷”即產鹽的“滷土”,後來因為音同,篡作“潞”。“潞”今作運城,地在古安邑西。

傳說舜的兒子做了巫咸國的酋長。帶領巫咸國生產食鹽。因為當地的巫咸人掌握著滷土製鹽的技術,他們把滷土蒸煮,使鹽析出,成為晶體,外人以為是在“變術”。加上巫咸人在製鹽的過程中,舉行各種祭祀活動,希望南風為他們帶來好的氣候等,以利於析鹽。她們的祭祀,有各種表演,並且附有各種許願和祈禱的言語。最後,開始各道工序,直至生產出白色結晶的食鹽。

這一整個過程,在別的部落,把它看成是在實施一種方術,於是,人們稱這種會用土變鹽的術為“巫術”。這就是“巫術”一詞的由來。

今人知“巫術”就是會“變術”其實,巫術最早是指巫咸人有製鹽技術。這種製鹽技術,稱作“巫術”,其實,就是“巫人制鹽之術”。今天的巫師就是由此得名的。

三、巫術的分類

從巫術的性質角度,可以把巫術分為黑巫術和白巫術。黑巫術是指嫁禍於別人時施用的巫術;白巫術則是祝吉祈福時施用的巫術,故又叫吉巫術。

從施行巫術的手段角度,巫術又可分為兩類,一為摹仿巫術,另一種叫接觸巫術。

摹仿巫術:一種以相似事物為代用品求吉或致災的巫術手段。如恨某人,便做人形,寫上該人的生辰八字,或火燒或投水,或針刺刀砍,以致那人於死地。從性質上講,這屬於黑巫術。再如小兒常常落井,為避災,常做一偶人代替小兒投入井中,這種行為稱作破災破煞。在上古生產習俗中,稻花開始,男女相會於田,以促進稻穀結穗。人若生瘡,畫在植物葉或黃紙上,便可移走病患,也叫摹仿巫術。白雲觀裡拴娃娃、民間的“偷瓜”等祈子習俗。

接觸巫術:是一種利用事物的一部分或時事物相關聯的物品求吉嫁禍的巫術手段。這種巫術只要是接觸到某人的人體一部分或人的用具,都可以達到目的。如某人患病,在病人病痛處放一枚錢幣或較貴重的東西,然後丟在路上任人拾去,於是任為病患便轉移到了拾者身上。放碗、姜原履大人跡生周始祖棄都是接觸巫術。過去害人的黑巫術常常蒐集不和睦人的頭髮、鬍鬚、指甲以及心愛之物,以備加害對方。小孩子的名字也不能隨便告訴別人,否則便要受制於人。

在涼山彝族,奴隸主發現奴隸逃走,除派人尋找外,還要請巫師施行巫術,方法是把奴隸丟下的破衣片招來,放在石磨內磨,由於布片不易磨下來,便認為奴隸也必然在山間轉來轉去,找不到逃生的路;奴隸為能逃出虎口,也以巫術對抗,一般在逃走時,背一小扇石磨,頂在頭上,這樣奴隸主磨的布片就會很快掉下來,自己也能逃跑成功。

黑巫術:通常以詛咒和巫蠱為主。尋求黑暗或邪惡的力量懲罰施術者的仇人,不過一般要付出同等的代價。例如:普通人使用詛咒時,一般使用自己的血作為媒介召喚惡靈/邪靈,如果詛咒成功,施術者必須以自己的生命力(靈力)作為詛咒的力量來源。否則詛咒將無法進行,甚至招來的邪靈還會反噬施術者。

多用於對復仇人或報復他人,亦可用作治病、誅邪、對抗黑巫術的咒語等。行巫的巫師也可分為兩種,一種為歷代相傳,由老巫師傳授;另一種是所謂神靈在夢中傳授的巫師,稱為夢巫。巫蠱娃娃便是黑巫術中,用來報復人的一種手段。與黑巫術相對的概念是白巫術。

隨著人類文明的興起,尤其是城市的形成,人與自然日漸分離,一種新的精神亦出現,物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