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176 章

非要繞遠去我那邊吃,他說,他見了您就沒有胃口。”

戚太后想要保持微笑,可心裡就像被兒子的話紮了一刀,扎得她毫無準備。

她看向女兒。

華陽也在看著母后,她不知道母后在想什麼,卻在母后眼裡看到一絲難過。

華陽也很難過,母后明明對弟弟掏心掏肺的,只是因為愛子的方式出了問題,才致使弟弟積攢了那麼多的怨氣。

華陽抱住母后的胳膊,靠著她的肩膀,輕聲道:“娘,我知道您一直把我當小孩子,覺得我什麼都不懂。政事我確實不懂,可家事我有自己的體會。為什麼我跟弟弟都更親近父皇,不是因為父皇做的比您好,而是他肯縱容我們,小孩子最好哄了,當然都喜歡父皇那樣的慈愛家長。”

戚太后只是面無表情地看著亭子對面。

女兒的聲音繼續傳入她耳中:“可能我是女兒,您對我沒有太高的期許,管我沒那麼嚴,我自然也沒有那麼抗拒您。弟弟呢,他就像小時候的駙馬,我每次看駙馬對陳閣老冷言冷語,對婆母有說有笑的,還曾一路將婆母揹回院子,我就想到咱們一家四口。”

“娘,女兒大了,能理解您的含辛茹苦,能理解您是希望弟弟長成一代明君。以前弟弟小,性子未定,您確實該嚴格,您的心血也沒有白費,看看弟弟現在做得多好,自己早起晚睡地用功,也主動跟著閣老們學習處理朝務,他有勇氣推行新政,召見那些藩王們時也毫不怯弱,沉穩有度。”

“娘,這些都是您的功勞,您是聰明人,可有些事旁觀者清,女兒真心覺得,弟弟越來越大了,您也該慢慢地放手了,您再那麼嚴厲地插手弟弟的一舉一動,他會累,會煩躁,會越來越抗拒您。娘,難道您真想你們母子之間越來越難以交心,最後只剩下表面上的孝道嗎?”

都是她的家人,華陽不希望看到母后與弟弟變成上輩子那樣。

華陽記得,她去找弟弟替陳家求情時,弟弟不肯見她,華陽無奈,只好去求母后,可那時的母后,好像一下子蒼老了十歲,充滿了對此事的無奈。母后沒有多說,母后身邊的宮人流著淚告訴她,說母后早就去見過弟弟了,被弟弟語氣冰冷地告誡後宮不得干政。

語氣冰冷,該有多冰冷?

那時候華陽想不出來,也沒有心思想為何母后與弟弟變成了這樣,可隨著這輩子的時間越來越接近她重生的那個時候,華陽曾經的所有不解,也都得到了答案。

公爹的第七罪,是欺君犯上。

但這條罪名其實不能完全算在公爹的頭上。

起因便在上輩子的這個五月,端午過後不久,有一天弟弟在西園設宴,並不是什麼正經宴席,就是他心血來潮叫宮人將他的午宴擺在了那邊,一頓飯罷了,母后也沒有管他。

就在那頓宴席上,弟弟貪杯喝醉了,他叫來兩個教坊司的歌姬,要她們唱民間樂坊時興的新曲給他聽。可是母后早給教坊司定了規矩,不許她們用靡靡之音誘導弟弟,偏偏民間的新曲都偏媚俗,兩個歌姬都不敢唱,弟弟便生氣了,取劍要殺了兩人,被曹禮等人攔下才作罷,然死罪可免,弟弟仍然削了兩個歌姬的頭髮。

其實這樣的事,民間紈絝可能都做過,甚至更惡劣的行跡都有。

但一心要弟弟成為明君、自幼對弟弟嚴加管教的母后,絕對不能容忍。

訊息傳到母后耳中,母后勃然大怒,叫來弟弟罰跪,且要公爹為弟弟擬寫罪己詔,命令弟弟在朝會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宣讀自己的過錯,還要通曉天下官員。

盛夏時節,當時的華陽在長公主府悠哉避暑,等她得到訊息時,弟弟早在朝會上當眾認錯了。

華陽急急地進宮。

以前弟弟有什麼煩心事,都會跟她抱怨兩句,那一次,弟弟閉口不提,她想問,弟弟拂袖而去。

母后則認為弟弟咎由自取,必須用這種方式讓他知曉利害,以後弟弟才不會再做那等昏君之舉。

母后一直都擅長講大道理,華陽無法反駁,而且沒過多久弟弟又恢復了從前的開朗,華陽便沒有多想。

現在華陽才明白,弟弟當時就恨上母后與公爹了。

他是兒子,他永遠都不可能責罰母后,他只能將所有怨氣都發洩在一直都配合母后嚴厲待他的公爹頭上。

欺君犯上,欺是指欺騙矇蔽,犯上是指嚴重冒犯了皇上。

首輔張磐等人沒有提到罪己詔事件,他們羅列了公爹對弟弟瞞下的很多地方官的摺子,他們詬病公爹教導弟弟讀書時經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