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君臣根本不知就裡,馬上下旨要沙定洲一定擒殺“叛賊”。後來,得知沙定洲造反的事實,隆武朝廷不敢深究,只下旨讓沐天波等人上書彙報情況,並沒有發出討伐沙定洲的詔旨。這樣一來,就變相承認了沙定洲在雲南的統治權。
大學士王錫袞被軟禁在昆明貢院,沙定洲派人向他出示以他名義對隆武帝的疏奏。王先生大恨,肆口痛罵沙定洲為“叛賊”,提筆寫下《風節亭恭紀》等文,揭發沙定洲謀反實情。《明史》上講王錫袞“居數日,竟卒”,看上去好像是病死,其實是被沙定洲派人殺死。這位王大學士是雲南祿豐人,天啟年間進士,崇禎朝當過禮部左侍郎,多次進獻忠言,後任吏部尚書,任皇帝的講筵官。崇禎十六年,王大學士因母親病死,回鄉丁憂。不料想,他離京不久,崇禎帝自縊。情急之下,他到昆明想提兵入閩去贊擁隆武帝,偏遇沙定洲謀反,壯志未酬,慘遭殺害。
彩雲之南的誘惑(6)
雲南全境,如今基本處於沙定洲掌握之下。他依循從前沐天波的口吻,自稱“總府”,儼然雲南王自居。當下之急,沙定洲就是要消滅沐天波本人以及在楚雄的明官楊畏知和少數支援沐氏家族的土司力量。
螳螂捕蟬,豈知黃雀在後!沙定洲的“雲南王”美夢,忽然間被竄至的大西軍餘部粉碎。
張獻忠死後,“大西”餘部群龍無首,既畏清軍,又不能再竄回長江流域與南明軍隊交手,思來想去,困獸猶鬥的心志,只能迫使這隻“流賊”軍隊往重慶方向突圍。
南明的曾英所統明軍打不過這隻“大西”殘軍,連連敗退。在孫可望指揮下,大西軍順利入黔,佔領貴州,獲得了難得的喘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