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向民眾公開,也許是為了作為一種“證明”,以代替把鴉片運往北京。一九三五年中國準備在倫敦的“中國藝術國際展覽會”上展出許多故宮的珍品時,有人指責“政府要把國寶賣給外國”。當時政府決定展出前在上海舉行公開的展覽會,在倫敦展出返回後,再次在南京公開展出。其目的就是要讓民眾的眼睛來代替“證人”。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六章 虎門之煙(4)
上諭中還說也要讓夷人們“共見”。英國人當然不願來看自己的鴉片被銷燬。美國人C?w?金谷曾把他去虎門觀看的情景記載了下來。這位金谷為了送還日本的漂流民,曾乘坐被日本幕府所擊退的那隻著名的莫利遜號美國船 。由於預告這隻莫利遜號的到來,而產生了渡邊華山 的《夢的故事》和《慎機論》。從而把渡邊華山置之於死地。歷史往往在奇妙的地方緊聯在一起。
從清朝方面來說,認為沒收這種明文規定的禁品乃是一種合法的措施;而且上繳每箱鴉片賞賜茶葉五斤,表現了天朝的寬宏大量。
而英國方面卻認為這是對英國國民及其財產所施加的非法的壓迫,感到十分憤慨。
為了表明這種憤慨,義律命令英國人全部退出廣州的夷館。如果所有的外國人都退出廣州,那就會更有效地表現憤慨之大。但義律是英國的官吏,只能以命令的形式強制本國的國民。
義律曾要求美國商人的代表歐立福特“協助”,一起退出廣州,但遭到了拒絕。
從美國人來說,以前廣州的大部分貿易都由英國人所掌握,現在英國人要退走,商業權就會輕易地落入自己的手中。
但從英國的商人來說,儘管因有義律的命令,他們不得不退出廣州,但只要美國人還留在廣州,他們還可以透過美國人的渠道,繼續進行貿易。
所有的英國人退出了廣州,並沒有象義律所想象的那樣起到戲劇性的效果。英國奉行重商主義,他們十分重視國際貿易。而中國是自給自足的經濟,把國際貿易看作是對外夷的恩惠,沒有這種貿易就不會發生糾紛,反而覺得對自己有利。可見兩國之間的觀點、看法不一致的地方太多了。
權臣在內
林則徐到廣州赴任之後,把自己所採取的措施以及向公行和夷人發出的諭帖的內容等,詳細地奏報了北京。道光皇帝對此嘉獎說:“朕心深為感動。卿之忠君愛國,域中化外皎然。……”
但皇帝身旁的權臣不高興。
有的人向皇帝上奏一些找碴兒的事情。如御史步際桐就上奏說:處理了鴉片,讓夷人具結,僅憑這些並不能保證根除鴉片,應考慮更為恰當的辦法。這應該說是一種抽象的無理的要求。
北京已開始制定禁絕鴉片的法律。嚴禁鴉片已成為不可動搖的國策,但保守派仍然千方百計地尋找藉口,企圖使其緩和。
“不應視民命為草菅!”——直隸總督琦善在其奏文中竟使用了這樣的詞句。不能把人民的生命看作是遍地生長的
雜草!這話完全對,但其目的無疑是想緩和吸食鴉片死罪淪。
在林則徐下臺後,琦善是鴉片戰爭的“善後者”,他處心積慮的處處與林則徐作對。他的思想當然是主張弛禁論的——也許說是反嚴禁論更為恰當。
琦善曾在他的奏文中說:把吸食鴉片者定為死罪,乃是“率土普天之大獄”,斷不可興。
讓我們看一看他這麼說的理由:
剿滅一般的叛亂,殺死叛徒也不過八千人或一萬人。如把吸食鴉片者定為死罪,那就要殺戮幾十萬人。如苗族、壯族那樣獰猛的種族,瞭解到要處以死刑,不可想象會甘心垂首受縛,勢必聚眾抗拒。福建沿海好鬥者甚多,對他們以死罪相迫,有可能逃往海島,與外國人勾結。一旦天下大亂,百萬;高族將為億萬之漢族所消滅。
因為皇帝正在熱中於消滅鴉片,正面潑冷水的話當然不能說,但是,可以採取的措施,保守派的大官兒們還是盡一切力量採取了。
陰曆五月五日端午節,林則徐在虎門銷燬鴉片僅在這一天休息了一天。就在這一天,北京的朝廷公佈了“禁菸章程”。提出這個章程的代表人是肅親王。
這個禁止鴉片的法令是以黃爵滋奏文的精神為基礎,根據林則徐的嚴禁辦法而制定的。
這個章程的主要內容如下:
沿海奸徒,開設窯口(鴉片店),囤積鴉片者,首犯斬首後梟首示眾。同謀者、接引者、護送者及知情而
受僱船戶,處絞刑。吸食犯給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