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新的產品要做,首先要有產品經理,產品經理把產品想好,構思好以後,然後UED、開發進去,開發、UED把系統搭得差不多了,再有運營、招商進去,當時整個天貓團隊,只有三個產品經理。他們11月份進去,到2008年4月10號上線。
其實從2005年開始,淘寶就不停嘗試B2C,不過大多是小打小鬧,2007年才決定大搞,專門成立一支團隊,專門在淘寶體系外面開發一套平臺。最早的天貓可謂是完全重新搭了一套,包括商品、交易、評價等,除了會員ID是通的,其他所有系統都獨立。淘寶那時候已經做了四年,四年意味著我們已經積累了很多業務經驗,積累了很多業務教訓,但是一直沒法在整個淘寶平臺上去改,為什麼?因為在高速發展的平臺上“大動筋骨”誰都沒這個膽量和信心,所以很多問題其實我們早就看到了,但是一直沒有解決,天貓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90%的產品經理,其實都是在守江山,在已有的產品上做最佳化,如果能攤上做一個天貓這樣的挑戰,雖說失敗的機率很大,但無論成敗,都為個人之幸。產品經理確實就是小部分打江山、大部分守江山,歷史也是這樣的。
被別人打敗,不如被自己打敗(2)
下面這張圖是阿堅在2007年11月畫的天貓的商品體系,至少在四年多以後,淘寶還是用這個體系③,這是阿堅的喜劇,也許是淘寶的悲劇。
在2008這一年,整個淘寶有兩個平臺:一個是淘寶,另一個是天貓。淘寶還在老系統上掙扎;天貓則一身輕鬆,從零開始。
在講天貓的這個商品體系之前,我們先說說天貓與淘寶的異同。從模式上,一個是C2C平臺,一個是B2C平臺(與獨立B2C不同)的C是customer,消費者;B是business,公司企業;2是英文to(諧音two)的意思。
對買家來說,天貓和淘寶的區別沒那麼明顯,這也是困擾了天貓很久的問題,大家竟然不知道,旗艦店就是品牌商直接在天貓開的直營店。怪就怪淘寶太成功了,大家習慣了“淘”但劣勢也是豐富、良莠不齊。而天貓,要的是確定性,看中了一個商品,不用問真的、假的,不用問有沒有貨,不用問後天能不能送到……打個不是很恰當的比方,一個是ShoppingMall,一個是巨大的夜市。
被別人打敗,不如被自己打敗(3)
對賣家和淘寶來說,天貓和淘寶的區別還是很大的:天貓的主要盈利模式是收取銷售佣金,按照類目不同,從貨款的百分之零點幾到百分之幾不定;而淘寶的盈利模式主要是各種廣告。
順道看一下早在2008年天貓(當時還叫淘寶商城)的樣子。
我們深刻地認識到,任何一款產品、一個公司,甚至一種業態都是有生命週期的,要想長青,只能自己打敗自己。
基於同樣的思考,後來,我們又做了“C2B平臺”④的聚划算,因為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各種商業基礎設施也日趨完善,大家都看好消費驅動生產是一個趨勢,B2C只是零售,B2C平臺是商業地產,都是老東西,而C2B才是產業鏈、經濟模式的再造。將來在聊到聚划算的時候,我們仔細說。
經過幾年的經營,到了2012年前後,C2C平臺、C2B平臺,包括B2B平臺,阿里巴巴集團都佔了市場大半的份額,唯獨B2C平臺只佔了一半左右。這又是一個風險,將來可能有其他B2C打敗我們。所以,乾脆再讓自己來打敗自己,在所有的購物網站,特別是獨立B2C之前再加一道比較購物的入口,這就是一淘。
對了,回頭看看淘寶,也是阿里巴巴B2B業務為了防止被eBay打敗而做的。
回到天貓,我們來看看她有什麼創新。
③不僅僅是天貓,淘寶後來也變成了這個體系,這又是後話。
《淘寶十年產品事》京東·線上試讀連載完畢,更多精彩,請參見原書。呼籲您購買正版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