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檢查自己背上的包袱,把它放下來,使自己的精神獲得解放,實在是聯絡群眾和少犯錯誤的必要前提之一。”
“所謂開動機器,就是說,要善於使用思想器官。”
“就是說多想出智慧。
要去掉我們黨內濃厚的盲目性,必須提倡思索,學會分析事物的方法,養成分析的習慣。”
“如果我們既放下了包袱,又開動了機器,既是輕裝,又會思索,那我們就會勝利。”
春天來到了陝北高原,百花爭豔。
陳毅登臨延安寶塔山,極目遠眺,不禁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此時,可以說他放下了包袱,真是一身輕鬆。
到延安僅僅一兩個月,能有這樣驚人的變化,顯然與黨中央和毛主席的親切關懷分不開,於是他觸景生情,作《延安寶塔歌》一首,從中可看出他對毛澤東和黨中央的摯愛和對領袖作用的新認識。
延安有寶塔,
巍巍高山上。
高聳入雲端,
塔尖指方向。
紅日照白雪,
萬眾齊仰望。
塔尖喻領導,
備具莊嚴相。
猶如豎戰旗,
敵軍膽氣喪。
又如過險灘,
舵手平風浪。
又如指南針,
航海必依傍。
……
�?/p》…
?/p》
四、戰友情深(1)
陳毅的變化驚人,他的充沛精力和高效率工作令許多人難以置信。
這年4月底,他所作的《1938年至1943年的華中工作總結報告》正式完稿並上送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得到充分肯定。
5月2日,中共代表林伯渠赴西安同國民黨當局代表會談,然後轉赴重慶繼續會談。
陳毅前往送行,並作《送林老入蜀》七律詩一首相贈。詩曰:蜀道秦關路已通,
杜鵑入耳訴春風。
劍雲錦水向天笑,
定有佳音起巴東。
陳毅和林伯渠之間早已互相傾慕,情深誼篤。
陳毅剛到延安,正逢林老六旬華誕,他征塵未除即趕去祝壽,並以新作七律《間關抵延,值花期,林老六旬大慶》相贈:三代風雲齒頰寒,
幾多英傑已凋殘。
延城延水春波綠,
花甲花朝仍少年。
六十年來嘆逝波,
風雲雷電走穿梭。
童顏鶴髮康強甚,
抗戰興邦執斧柯。
十年故舊滿座排,
關山萬里我始回。
聯帥舉杯多歡謔,
祝公三度上天台。
林老接到贈詩激動不已,即回贈詩一首,以陳毅號橫槊主人取名《答橫槊將軍》。詩曰:將軍百鍊挽時艱,
東海歸來鬢未斑。
浩瀚襟懷揚子水,
光輝旗幟井岡山。
陣前壁壘嚴民主,
馬上刀環劫敵頑。
戰後餘情猶健爽,
佳篇賜我開心顏。
5月10日,中共中央書記處召開會議,討論準備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問題,決定成立軍事問題、組織問題、黨內歷史問題決議、統戰工作報告等準備委員會,陳毅被指定參加軍事問題和統戰工作報告準備委員會工作。
中共中央書記處將這一重要決定及時通知陳毅。
陳毅欣然受命,決心努力去做好。
來延安的初期,陳毅一是沒有完全從受饒漱石排擠的陰影中走出來,難免有種晦氣無從排遣的感覺,二是關門寫六年來華中工作總結,大部分時間沉湎於往事的回憶,雖然主要著眼於總結經驗,但難免有些閉門思過的苦澀,而且基本上是足不出戶,與他的性格多少不合。
現在,黨中央和毛主席信任他,重用他,他又可以昂首挺胸地走出去了,可以去他想去的地方,去見他想見的人。
楊家嶺黨中央所在地、王家坪軍委所在地和八路軍總部、抗日軍政大學等許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跡,有時還出現在一些聯歡會和舞會上。
在他眼前展開一片嶄新的天地,處處感受到了春天的濃郁氣息。
陳毅在這時所寫的《夏夜由王家坪歸楊家嶺》一詩中,可以看出他來到延安黨中央身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