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同意。
投名的結果,醇親王等投溥倫,有三人投恭親王之子,其餘都按照慈禧之意,投醇王子載湉。
於是大位遂定。
上述《慈禧外紀》的說法,不免有失實之處。
且不說書中將溥倫的父親載澂,寫成了載琪,單就御前會議在討論承繼大統這樣重大的問題,發生意見分歧時,採取了投票的方法加以解決這一點,就太具西方民主主義的理想色彩,不符合清朝封建社會的實際。
母子親情(2)
不過書中反映了以慈禧太后為一方,恭親王為另一方,在選立新皇帝問題上確實存在的對立。
還是翁同龢的記述比較可靠。
翁同龢在日記中寫到:
皇帝於酉時崩逝。太后召諸臣入西暖閣。時大臣已盡皆摘去紅纓,身著黑褂。
太后諭雲:以後是否應該垂簾聽政?
樞臣中有人說:宗社為重,請先投賢而立,然後懇乞垂簾。
太后又諭:文宗(即咸豐皇帝)沒有次子,今突遭此變,不宜承嗣年齡長者。應該是年齡較小的,這樣比較容易教育。現在一語即定,永無更改。我太后兩人意見一致。
當即宣佈,以醇親王之子載湉繼位。
醇親王奕聞此,驚懼交加,跪地碰頭痛哭,以致昏迷倒地,扶之不能起。
諸臣承領懿旨,立刻回到軍機處擬旨。
根據翁同龢的記載,清朝最高統治層內,關於入承大統問題上的矛盾,在御前會議上,並沒有激化進而暴發。在短暫的時間內,完全按照慈禧的意圖,順利地解決了。
這真有些出乎意料。
後世人對此分析道,慈禧太后在這裡運用了高明的政治手段。她利用同治皇帝剛剛去世,眾臣正處於極度驚懼與悲痛的時候,發動突然襲擊,輕易得手。
當日釋出的,以載湉繼帝位的懿旨是這樣寫的:
欽奉慈安端裕康慶皇太后、慈禧端佑康頤皇太后懿旨:皇帝龍馭上賓,未有儲貳,不得已,以醇親王奕之子載〈湉〉承繼文宗顯皇帝為子,入承大統為嗣皇帝。俟嗣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繼大行皇帝為繼,特諭。
懿旨中說的“文宗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