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2002年,我們的女兒南南以677分(滿分750)的高分進入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建築學系。這個分數在北京地區排名大概在20名以內,而她當時還不滿16歲。
考進清華本已不易,考進清華最好的院系之一更是難上加難,而15歲考進國內頂尖大學最好的院系,就似乎成為奇蹟了。為此,聽說的人不管認識不認識,都問我們到底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孩子成績好有什麼訣竅?我們還接待過幾個同事或朋友介紹過來的家長,他們專程來向我們請教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我們不得不一遍遍地給他們講述。
收到清華的錄取通知書後,北京有關方面在軍事博物館組織了一次全市高考前百名考生答2003年考生和家長問的一次活動,南南穿著“2002年北京市優秀考生”的T恤衫,一天接待了數十名學生和家長,講得口乾舌燥,幾乎說不出話來。可見,大多數學生都希望自己學習比別人好,但往往不得法;大多數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最上心,都盼望孩子上個好學校,長大成為有用之才,卻不知如何才能幫上孩子的忙。
這幾年,我們看過一些培養孩子成才的書。但感覺有些孩子的成長故事都有一個共同點:大都學得太累,不是被家長逼著學,就是被老師強迫學,幾乎沒有玩耍的時間。有的孩子從一出生到整個成長階段,家長几乎完全按照事先訂好的計劃行事,甚至還要培訓與孩子接觸的所有家人。如此,不僅大多數家庭學不了,也使孩子在整個成長過程中,始終把學習當成一項與生俱來的繁重的任務。而我們女兒南南的成長經歷,總體來講,生活和學習是比較快樂的,多數情況下,學習是不太困難的,在許多時候,甚至是很快樂的。可以說,南南不僅有快樂的童年,也有較為輕鬆和幸福愉快的少年時代,現在正進入她非常獨立、自主的青年時代。
回憶起來,我們對她的家庭啟蒙教育,應該算是自然教育法,學習對她來說是一種樂趣。我們覺得,這種家庭教育法更具有可操作性,大多數孩子和家長都可以做到。
南南的成功,還受益於北京八中少兒班。少兒班系統而正規的教育,使南南能夠這麼快速地成長。
其實,早在2001年,南南就已考上北京某重點大學。那一年,她才14歲。由於她僅以10分之差沒能考上北大,考慮再三,還是不甘心,要上最好的大學。專門提及這,是想說明,南南15歲考上清華並非特例,或者說還不是最好的、最小的,她所在的北京八中少兒班的30多個學生,大都是14、15歲上大學,而且全都上的是全國重點大學,其中約一半進了北大、清華。就在本書即將出版之際,少七班不少學生已被保送到北大、清華、中科院等頂尖學府讀碩士或博士研究生,有的還被國外重點大學錄取為碩士或博士,而此時他們才十###歲,正是一般孩子考大學的年齡。
是不是少兒班學生天生就智力超常,當然就能學得輕鬆,學得好了?據少兒班老師說,這幫少兒班孩子,並沒有一個是真正天生就智力超常的,只不過是早期智力開發得比較好,後來學校教育方法比較得當。因此,我們認為,年齡並不是主要問題,關鍵是早期教育,特別是家庭啟蒙教育;同時,學校的素質教育也很重要。
與大多數孩子一樣,南南從小也是個非常淘氣的孩子,有時甚至比許多男孩都淘氣,簡直就是個“假小子”。從一個“淘氣包”到“天才”,從一個普通嬰孩到“超常”少女,我們覺得,南南較為順利的成長經歷,主要是我們從小沒有限制她,而是任由她自由發展,並適時給予智力開發,能夠進入北京八中少兒班,說明我們這種方法的初步成功;而少兒班正規、系統的素質教育,進一步開發了她的智商、情商等潛能,才使她得以在小小年紀考入清華大學,成為所謂的“天才”少女。
簡言之,成長初期家長的正確引導,加上後來學校正規系統的教育,以及家長的協助、配合,促成了南南成長過程的初步成功。
本書試圖結合南南的成長曆程,以及北京八中少兒班的成功實踐,探討早期教育和素質教育對孩子成長的重大影響。同時,告訴讀者一個道理:家長毋須花費太多工夫,就完全可以、也能夠幫助孩子取得學習進步,並幫助其思想成熟,健康成長。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前言(2)
美國天才威廉·詹姆斯·塞德茲,11歲就進入哈佛大學。其父親,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塞德茲博士認為,與其說天才是由先天的遺傳、稟賦等因素所決定,莫如說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