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邊上,就是養蚯蚓和漚肥的地方,蚯蚓池陸希就看過一次,就差點得了密集恐懼症!這種太專業的事還是果斷的交給專業士比較好,她就稍微提供些虛無縹緲的技術指導比較好。
比如她之後提出的水稻田中放鴨,也是他們反覆琢磨出來的,一畝水稻田到底放多少鴨子比較適合。就如之前陸希提出的選種問題,這幾年老農都一直再琢磨,稻米的產量也的確比之前好上許多。陸希雖然不懂怎麼種田,上輩子也沒種過田,可不妨礙她有一顆種田的心,一心希望憑藉自己那些皮毛知識同老農的實踐經驗想結合,把自己的田莊打造成一個景美物美的生態農場。
陸希自己住的房舍是竹木房屋,可這裡的房舍,都是搭建的極為整齊的磚瓦房,地上鋪著平整的青磚,地上衝刷的乾乾淨淨,有不少婦面上蒙著布罩打掃房舍,“養了這麼多家禽!”陸止沒看到房舍裡面的家禽,可光看這片屋舍的容量,就暗暗吃驚。
“當然,不然那裡來那麼多肉乾?”陸希說,雞鴨鵝的產蛋高峰期三歲以前,三歲之後產蛋量就減少了,所以陸希這裡的雞鴨鵝都是三年淘汰一批的,殺掉的雞鴨鵝,讓製成肉乾,送去北地,同時拔下的羽毛,她也做成了保暖的羽絨被褥*,只可惜布料不是太好,時常會露絨,只能墊下面。至於那些牛羊,牛是當成勞力的分給各家,羊大部分她都讓做成了羊毛毯之類的保暖物品,一併送去北地。
“現有多少頭牛?”陸止問。
“呃——”之前還滔滔不絕的陸希頓時巴眨著大眼,語塞了,“不知道,一會去問五樹嫂吧。”
“能調出二百頭嗎?”陸止問,她原本以為這小丫頭只是小打小鬧而已,卻不想她居然一下玩這麼大,看她這裡一口氣能養幾十頭牛,想來讓這丫頭調個二百頭牛絕對是小意思。
“阿姑要這麼多牛幹什麼?”陸希錯愕的問,牛是大牲口,她是體恤佃農辛苦才會莊上多養幾頭牛,儘量節省他們勞力,可一口氣要二百頭牛,也太驚悚了吧。
“知道皇上年初發的罪已詔嗎?”
“知道。”陸希點點頭,去年一年,大宋頗為多災多難,元尚師暫時處理好廣都縣事務,皇帝晉封他為益州刺史同時,也發了一份罪己詔,“蓋災異者,天地之戒也。朕承洪業,奉宗廟,託於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乃者地震廣都,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所過歟?……”
“那知道,他發罪已詔的同時,還減輕了田租嗎?”陸止說。
“還要減田租?”陸希吃了一驚,現官賦已經是十五稅一了,還要降?
“對,陛下已經將稅收降到了三十稅一了。”陸止淡然的道。
“這和牛有什麼關係?”
“陛下派廣置水利,還設立了屯田官,又下令無田可耕者方可投身為部曲,又讓屯田官租借官牛給屯民,田租者官家取六,屯民取四;官田私牛者,於官家中分。”陸止說。
陛下果然開始整治了啊,陸希心中一動,耶耶屢次和她說過口庇護問題,屯田制前梁就一直推行,只可惜後來前梁覆滅,屯民一下子又都散了。這些年陛下一直休養生息,這會終於開始動起來了吧?一般來說,私租也是十取六分,和官田看似一致,實則裡面區別大著呢。“那些屯民應該都北地吧?這些牛能運過去?”陸希隨口道,“這些牛都有用的,不想買。阿姑,什麼時候關心這些俗事來了?”
江南這帶已經好些年沒有戰亂了,而且此地士族林立,建康附近的田地被他們陸顧朱張四姓霸佔了一大半,王謝袁蕭這些僑姓士族就是因為建康附近沒有田地,才不得已去會稽附近廣置田地的。而北地因常年戰亂,口凋零,無主之地較多,陛下想要推進屯田制的話,應該北地比較順利,士族豪強想插手也無能為力,地實太多了。
“誰讓賣了。”陸止沒好氣的說,“是讓給敏行送去,他前日被陛下認命為彭城郡太守,陛下讓他負責把蜀地逃荒來的災民,徙去彭城墾荒,敏行這會正愁那麼多怎麼能順利徙過去呢。”
彭城歷代都為兵家必爭之地,當初前梁被鄭裕篡位,各地反聲不斷,前梁彭城郡太守就是其中之一,後來被高威一刀斬於馬下,彭城也連年征戰而民生凋敝,鄭氏父子繼位後,一直輕賦稅,好容易才恢復了些生機,但依然有大片無主良田無耕種,陛下一直沒強行徙民,但這些流民卻容不得他們選擇,私自逃離故土,沒讓他們沒入賤籍就不錯了。
“堂兄當太守了?”陸希興奮的說,“太好了!阿姊,等等,去五樹叔,放心,就算變,也給變出兩百頭牛來!”她搞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