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62部分

排布的方位看去,似有萬丈金光在遙遠的地方,閃閃發亮。

丁浩作為無盡大陸至尊級別的存在,此次受西漠佛主金蟬子之邀,特來西漠大雷音寺宣講佛法。

對於佛法,丁浩本就有極高的悟性,雖然此前自己修的都是武道,但萬法同源,丁浩相信此次前來,對西漠和自己都會有很大的收穫。

西漠雖然浩大無比,以丁浩的實力,一步就能夠抵達大雷音寺,但他並沒有這麼做,因為他想全面地感受一番西漠的佛道。

大大小小的佛塔,不僅遍佈在荒漠之中,在戈壁上的城市裡也隨處可見。

西漠的城市,建築多以黃土建成,呈現出一派樸實的淡黃之色,與交錯分佈的金黃色佛塔相得益彰,置身其中,猶如身臨佛境,一抬頭,一閉眼,彷彿就能夠看到滿天神佛。

這裡的房子,牆體極厚,有門有窗,卻不見門板窗板,從早到晚,門窗都是敞開著的。從大門望去,家家戶戶廳堂都供奉著幾尊佛像,仔細看去,每家的佛堂都有虔誠的弟子在閱經誦讀。

街道之上,也隨處可見三三兩兩個人,或站著,或坐著,或行走著,都在談論佛法。站在這裡,閉上雙眼,放空神識,似有萬千誦經之聲傳入耳中,使人心境頓時變得空明,受用無窮。

自虛空之中俯視,就會看到,千絲萬縷的信仰之力,從萬千生靈的體內散發而出,朝著遠處大雷音寺的方向而去,極為奇特,以丁浩如今的境界,也覺得這種信仰之力頗為奇妙,乃至一種凌駕於玄力之上的力量,與仙力又有不同。

佛道盛行如斯,丁浩見了也微微覺得訝然。

數日之後,丁浩來到了靈山腳下,大雷音寺就坐落在靈山上。

雪州因為出了丁浩、謝解語等傳奇一般的人物,被譽為“人傑”之地,而“地靈”的稱號,在太古時期就已被西漠靈山摘得。

關於靈山的傳說,僅是佛家相關典籍,就有三千冊之多,更不用說種種民間傳說,若要一一道來,恐怕嘴巴不停地講,講一年也講不完。

丁浩駐足在靈山山腳,向山上望去。

巍巍靈山,譬如天擎,山不見頂,直刺天穹。九天之上,佛光四溢,隱隱浮現出一座巨大寺廟的光影。

看著這個巨大光影,看著看著,丁浩有些入神,當他重又定睛看去,自己已經站在大雷音寺前。

抬頭看去,金碧輝煌的大殿上霞光綻放,殿堂之後又隱隱有紫色光焰閃閃而動,璀璨無比的金光照耀四方,似乎星辰也因此而熠熠生輝,即便是白天,周天星辰也看得分明。

往大雷音寺東側看去,盡都是蕊宮珠闕,一望無垠;往西側看去,看不完寶閣珍樓,一片繁華。

大殿之內,佛音說法,聲如雷震,聲聲入耳。

丁浩知是金蟬子在說法,不願打擾,隨即心念一動,隱了身形,向殿堂走去,以他的至尊修為,若是有意隱瞞行跡,幾乎沒有人能夠發現他。

大殿之內,整整齊齊坐滿了數百名僧人。

這些僧人都是當世佛道強者,佛法修為精深,堪稱是活佛,各個身披紅色袈裟,雙手合十,正十分認真、恭敬地聆聽佛音。

順著佛音的方向看去,一團璀璨無比的金光耀射四方。

金光之內,坐有一人,此人身披袈裟、面如冠玉、是個英俊至極的年輕僧人,胸前【卍】字佛印,泛出淡淡紅光,釋放出一股聖潔偉岸的氣息。

講佛之人,便是當今西漠佛主金蟬子。

金蟬子隨口張閉之間,雷音法相,盡皆從他口中幻化而出,化作種種幻象,仿若蓮花盛開,漫天盡是飄飛白蓮,雷霆般巨響的佛音,響徹整個大雷音寺,傳到耳邊,卻不會有震耳欲聾般的不適感。

金蟬子每送出一聲,便有諸般玄妙法相幻化而出,或是聖靈萬物,或是梵文符字,大殿周圍的蓮花,也因著這一聲聲吟詠,不斷地閃耀自身的白光。

丁浩佛性頗高,邊聽也邊微微點頭。

佛道之法,自是有其道理,與玄氣武道不同,丁浩隱隱覺得,這種道法甚至可以凌駕於仙道之上。

講完小乘佛法,佛主突然停頓,面露微笑,閉口不言。

眾活佛不解。

卻在這是,佛主金蟬子緩緩起身,朝著虛空朗聲說道:“丁至尊來啦!”

眾人不解,朝佛主所指方向看去。

“佛音說法,真是令我大開眼界。”

只見虛空之中,頓時閃現出一個青色虛影,隨即一名青衫男子便出現在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