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時間,幾經觀察,他對自己這個主子也是有些瞭解。作為皇子的四貝勒,禮賢下士,氣度儀態非凡雍容自若;聰敏果斷,善於聽取他人意見,重視人才…。無論從各個方便來看,四貝勒都是個做大事的人,難得的明主…。
鄔思道看奏摺思量的空檔,胤禛開頭,與性音探討了一會兒佛家禪語。胤禛喜佛,喜歡佛家禪語帶給他的寧靜清明,喜歡其內涵的至真明理。記得前世那個他,是因為哪個理由接觸佛經的?是性音常跟在他身邊的影響,不是很像,他心智堅毅,自從被皇阿瑪訓過喜怒不定就曾一直嚴於律己的要求著自己,鍛鍊著自己…是皇阿瑪宣揚漢學,宣揚佛學?那時心圖大位的他,施展的謀善手段…有一點兒,對於大位,自他察覺到奪嫡的危險,不爭不行,再加上他自己的野心,自他野心漸起自他登基之前,他從未停止謀算,他的性格顯得沉靜內斂,寡少交遊,少和其他的皇子們結黨,也少與他們起爭執,想要帝位就只能從各個方面為他尋找優勢…。
當時的時局,在那時的他和一宗謀士看來,無疑是撲朔迷離皇阿瑪與太子日升間隙,皇權與儲君權利互相傾扎,矛盾叢叢,太子被皇阿瑪不滿訓斥,不再是皇阿瑪捧在手心裡的寶,不再是被皇阿瑪捧上神位,被他們這一眾兄弟仰望的存在…。。那時,尚不知道自己等人都是皇阿瑪給太子立下的磨刀石,被皇阿瑪挑起野心的眾位皇子兄弟,皇阿瑪廢去太子他的太子之位,可能從未料到會造成從成眾多阿哥、貝勒競相爭奪儲位,鑄成父子間難以解開、欲解還紛的糾葛。
那個被後世稱之為九龍奪嫡的局面悄無聲息的展開,無聲的戰火瀰漫,讓當時的時局更加複雜不可琢磨為了防止自己在那種情況不明的境地犯下急切的大錯,不上大哥的後塵,為皇阿瑪所厭棄,最終失去全部翻盤的機會。胤禛保定主意,跳出那個大的局面,讓自己發昏發熱的頭腦清醒清醒…。是以,抱定這種念頭,再加上縱多因素的促成,當其他皇子兄弟皆為奪儲而籠絡人心,積極佈局之際,胤禛此時卻獨樹一格地悄然加入打七僧人的行列,在香菸蒲團之間精進地修行,且他修行得很認真,絕不因為身為貝勒而要走捷徑。…。。
那時的他一是要做給皇阿瑪看,給皇阿瑪留一個清淨清明,勤奮執著好學。。的好印象,另一個是麻痺他那些兄弟的針對於,論排行,再加上他還有一個皇后養子可算半個嫡子的尷尬身份,又一時隸屬太子陣營…。那時的他,最開始的目的應該是自稱參與禪修活動,卻是玩弄一種“以退為進”的手段,試圖掩飾自己欲奪儲的企圖,讓一眾皇子兄弟外加皇阿瑪把他忽略,他自己暗中蟄伏、積蓄力量,以待時局明朗,奮起爭奪…。
這樣一來,既可以打眾多兄弟一個措手不及,又可增加自身力量,儲存自己實力…。那時的他,沒有太子身為儲君,本身就有的影響力和忠臣,沒有老八能言善辯,和煦春風,籠絡人的手段…。當時的他,即未受皇阿瑪的聖寵,論及財力、人力,功業,也無特殊表現的實力。
在當時那個時間點上,隨時可能發生“今日兄弟,明日君臣”的事情,獲勝亦此時,慘敗亦在此時,每位年長的親王貝勒無不致力為自己的未來謀求各種出路:進,可以被策封王儲,交結勢力,成一黨派,打擊對手;退,也要有全身而退的計謀,以避免日後新皇登基,成為被打壓的物件。那時的他一邊在禪門接受心智鍛鍊,獲得一個冷眼旁觀世局的機會,這是符合他冷靜、仔細的個性的。
再加上他想要藉著佛門的清淨之地,重新整理“是進;是退”的糾雜思緒,以為日後的出路作出成熟的考慮。修佛、喜佛大概就是在這種境地不由自主,又自然而然成了習慣成自然…
思緒瀰漫開來,胤禛想要追尋自己最初接觸佛學的始因,卻是不可捉摸。記憶的海洋翻騰,他只是在其中找到了一些可能曾為他接觸佛學的誘因。唯一能讓他清醒明白的是,那時的他,絕對不可能因為自身對佛學的痴迷喜歡,而去專研佛學的他沒那個精力,易沒那個可以浪費的時間,那時的他,專研佛學更多成分可能是他掩蓋自己的心思,自己與謀士下屬會面的理由,卻是少數投入完整的信念去研究,去學習,那是身在局中的他,只能集中精力的為自己設身處地的著想…。。無從尋找如今跳出局外,不為局面影響的從容自若。。。。
第六十九章 誓要肅清鴉片
收費章節(12點)
第六十九章 誓要肅清鴉片
顯然,物我一如,本空之道”並沒有淡化他積極向外做出有“分別心”的名位追求,止息他對最高權力覬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