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四千平方公里,眼下卻是世界第三大轉口貿易基地,僅次於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全球五分之一的建築起重機在迪拜運轉,而數十萬名建築工人在那裡晝夜工作……小小的迪拜,卻消耗掉七千多億美元的建築生意,遠遠超越了重建伊拉克所需的資金。”
面對梅皓明,趙思似乎有說不完的話,又似乎坦誠地毫無遮攔。他向梅皓明娓娓道來,描繪了中東的生意前景。他說中東國家紛紛效仿迪拜,大批次的建築工程泡沫一般地膨脹。它們透過販賣石油而聚斂的財富,除了吞併西方國家的國債、股票、不動產以及向拉美國家放貸以外,大肆轉移到大型建築工程上面,比如公路、港口、機場、城建、輕軌、油氣管道、商場、街道、大型住宅……都將興旺發達,每個星期都將產生數十億美元的誘人的建築承包生意……
梅皓明耐心地聽趙思描繪他的建築生意,私下卻認為趙思還有別的打算。既然趙思甘願冒戰爭之險,他的生意野心絕對不僅是建築生意。在中東,在自由兌換貨幣的免稅天堂,趙思也許還有更加長遠的野心——石油。趙思萬一在石油生意裡趟出一條路子,那麼他將是不可多得的生意夥伴。梅皓明熟練地轉動了一下右手的雪茄煙,試探性地問道:
不畏(3)
“眼下,政府嚷嚷著說要打破壟斷局面,鼓勵民間商人搞能源生意……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讓中國成為第二大原油消耗國。西方國家的商業大亨們,瘋狂瓜分中東石油,而陽奉陰違的俄羅斯政府將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