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說文王升殿,只見當駕官傳旨:“有事出班啟奏,無事捲簾散朝。”
言還未畢,班中有姜子牙出班上殿,俯伏稱臣。
文王曰:“丞相有何奏章見朕?”
子牙奏曰:“老臣昨日奉師命將忠臣良將與不道之仙、奸佞之輩,俱依劫運,遵玉敕一一封定神位,皆各分執掌,受享祀,護國佑民,掌風調雨順之權,職福善禍淫之柄。自今以往,永保澄清,無復勞陛下宸慮。但天下諸侯與隨行征戰功臣、名山洞府門人,曾親冒矢石,俱有血戰之功。今天下底定,宜分茅列土,封之以爵祿,使子孫世食其土,以昭崇德報功之義。其親王子孫,亦當封樹藩屏,以壯王室。昔上古三皇、五帝之後,亦宜分封土地,以報其立極之功。此皆陛下首先之務,當亟行之,不可一刻緩者。”
文王從其言,即令姜子牙行之。
方才言罷,只見哪吒、楊戩等出班奏曰:“臣等原系山谷野人;奉師法旨下山,克襄劫運,戡定禍亂。今已太平,臣等理宜歸山,以覆師命。凡紅麈富貴、功名、爵祿,亦非臣等之所甘心者也。今日特陛辭皇上。望陛下敕臣等歸山,真莫大之洪恩也!”
文王曰:“朕蒙卿等旋乾轉坤之力,浴日補天之才,戡禍亂於永清,闢宇宙而再朗,其有功於社稷生民,真無涯際;雖家戶祀,尚不足以報其勞,豈驟舍朕而歸山也?朕何忍焉!”
楊戩等曰:“陛下仁恩厚德,臣等沐之久矣。但臣等恬淡性成,山野素志,況師命難以抗違,天心豈敢故逆。乞陛下憐而赦之,臣等不勝幸甚!”
文王見楊戩等堅執要去,不肯少留,不勝傷感,乃曰:“昔日從朕,始事征伐之時,其忠臣義士,雲屯雨集;不意中道有死於王事、歿於徵戰者,不知凡幾,今僅存者甚是殘落,朕已不勝今昔之感。今卿方際太平,當與朕共享康寧之福;卿等又堅請歸山,朕欲強留,恐違素志,今勉從卿請,心甚戚然。俟明日,朕率百官親至南郊餞別,少盡數年從事之情。”
楊戩等謝恩平身,眾官無不悽惻。
子牙聽得七人告辭歸山,也不勝慘慼。俱各散朝。一宿晚景不題。
次日,文王排鑾駕出城,率領文武百官,設宴給楊戩,哪吒等送行。
君臣飲罷多時,只見楊戩等出席謝宴告辭,文王亦起身執手,再三勸慰,又飲數杯。楊戩等苦苦告別,文王知不可留,不覺淚下。
楊戩等慰之曰:“陛下當善保天和,則臣等不勝慶幸。俟他日再圖相晤可也。”
文王不得已,方肯放行。楊戩等拜別文王及文武官員;子牙不忍分離,又送了一程,各灑淚而別。
話說子牙別了楊戩等七人率領從者進西岐城,回相府。至次日早朝,文王升殿,姜子牙出班奏曰:“昨蒙陛下賜李靖等歸山,得遂他修行之願,臣等不勝欣幸。但有功之臣,當分茅列土者,乞陛下速賜施行,以慰臣下之望。”
文王曰:“昨日七臣歸山,朕心甚是不忍;今所有分封儀制,一如丞相所議施行。”
子牙謝恩出殿,條議分封儀注並位次,上請文王裁定。次日,文王登寶座,命姜子牙於金殿上唱名策封,先追王祖考、自太王、王季、文王皆為天子,立伯邑考為太子,其餘功臣與先朝帝王后裔俱列爵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為附庸。
話說眾人各領封敕,俱望本國以赴職任。惟姬發,周公旦、召公在朝輔相王室。
至此,封神之事,分封諸侯,俱已經完畢。
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神終章
現在將時間回溯到林陽給姜子牙傳達女蝸娘娘口諭的時候。且說林陽得了姜子牙的承諾,會給九尾狐,九頭雉雞精和玉石琵琶精三妖留三個虛職,林陽也就懶得在朝歌逗留了。九頭雉雞精和玉石琵琶精回了軒轅墳,林陽則是帶著九尾狐和凡人蘇妲己,回了花果山。
花果山作為一等一的福地,對於九尾狐和蘇妲己來說,乃是最佳的修煉場所。
由於姜子牙還未封神,此時還不是打發黃夫人和黃貴妃離開的時候。左右花果山也是大得很,林陽不想讓黃夫人和黃貴妃看見,這兩人是絕看不到林陽,九尾狐和蘇妲己的。
由始至終,黃夫人和黃貴妃兩女,都不知道事情的真相,也沒有見過林陽的真面目。林陽和九尾狐都懶得解釋,也就任由她們去了。可以說,林陽對兩女也算不錯了,救了她們的性命,還給了太極玄清道的道法。林陽跟這兩女的緣分,也就僅止於此了。
不過,九尾狐和蘇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