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標準配備。
17點才剛過,“戰場”正式轉移到門診樓的急診室。
這是一位見紅的孕婦,趙青趕緊給她做了檢查,查宮口,測胎心,結論是孕婦必須去做B超和心電圖,孕婦被家屬攙著去做檢查了。
三分鐘後,又送進來一個先兆流產的孕婦……
急診一個接著一個,到了18點40分,門外沒有病人了,趙青趕回到住院部,去特需病房、產房查房。
21點35分,CALL機又響了,趙青出辦公室,坐電梯下樓,穿走廊,進急診室。
四名患者,一個接一個,都是孕婦。
時至午夜。趁著一名孕婦剛去做檢查還沒有回急診室,趙青抽空又回了住院部。出急診室,穿走廊,坐電梯上樓,進辦公室,一路都是用小跑的速度疾走著:“三分鐘,一百多步,我數過。”
凌晨的第一分鐘是在急診室度過的。直到1點55分,住院部和門診樓間的走廊上,趙青來來回回匆忙的腳步聲踏完了一個又一個三分鐘。
指標指向凌晨兩點整。又送走一個患者,趙青聽了聽門外的電子排號器終於安靜下來,便一下子趴倒在急診室的桌上,她推了推鼻樑上的眼鏡,閉著眼睛輕聲對實習生說:“你回我宿舍休息吧。”
“我就在這兒睡會兒。”趙青指了指窗邊的一張急救臺,上面放了一床被褥和枕頭。
“我給你帶杯水下來吧。”
“不用。這會兒趕緊抽空休息一下,到兩三點的時候,一些特殊業務就會來了,一般要到後半夜才會消停點兒。”因為醫院挨著附近的“紅燈區”,趙青經常在半夜接待一些特殊職業的病人。
實習生還是給她帶了半杯開水下樓,送到急診室,剛到門口,便碰上一位病人,拿著掛號單在婦產科急診室前敲門。
看完病,送走了病人,實習生把水遞給她,她喝了一小口,記者問:“是怕沒時間上廁所嗎?”她點了點頭,一聲不吭地在急救臺上又睡下了。
送走一位病人去B超室,趙青趴在了辦公桌上,趙青對實習生輕聲寬慰:“三到四點是最累的時候。這會兒病人們在家睡了一覺都醒了,就來醫院了,過了這一段就好了。”
做B超的病人回來了,因為她有糖尿病,體內還有56mm的囊腫,趙青給她開了進一步的心電圖檢查,告訴她把剛才的六項檢查費共元交清,再去辦理住院手續。
病人家屬猶豫著,諾諾地走出了急診室。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十七章 白衣天使黃臉婆(2)
另一名患者又進來了,趙青又開始忙碌。
一個護士打過來電話通知:那個患糖尿病需要繳清元檢查費然後住院的病人沒有繳費,逃費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