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年齡降低一些,以前是選相差三歲的,現在年紀小些也成,只要有親事就成。
歡天喜地的方氏離開以後,心滿意足的是妙姐兒,在房裡交待端慧:“到那天,我也要見見這些人,你要看著你三哥,不要亂和別人在一起。”一不小心挑中朱蘭芳的女兒那可不好,今天選的這些人都是親戚,以前是不在妙姐兒眼光之中的。
女兒是母親的貼身小棉襖,端慧郡主是父親的心肝寶貝,是母親的一件永遠不脫下來的小棉襖,對母親道:“我知道的,到那一天我看著他呢。”然後對母親笑:“只怕康寧也會纏著三哥才是,三兩日裡來一次,不是纏著畫畫,就是纏著玩的,胖倌兒不理康寧,康寧就去找三哥,三哥把康寧哄出來,康寧再去找胖倌兒。”
聽起來象是自己的兩個兒子被康寧一個人霸佔完了,妙姐兒手撫一下額頭,突然暗自慶幸,我們端慧只是說淘氣嬌縱,比起高陽的女兒要強的多。這樣一想,妙姐兒拉著寶貝女兒的手,今天特別的“慈母”:“兩串明珠都給你,把項圈兒也給你吧。”
端慧郡主貼在母親身上,嬌聲道:“媽你今天真好,以前要只是不給。”妙姐兒忍不住的笑,這項圈兒是我第一年到京裡過年,你父親親手幫我帶上的,一直想著有紀念意義,當然是不給。
“給你吧,媽要再給你生個***出來,可就不給你了。”妙姐兒讓人取來給端慧戴上,用這一件首飾來跟眼前唯一的寶貝嬌女兒小小談判一下。
端慧對著母親當然是噘著嘴:“不疼端慧了嗎?媽你不疼端慧了嗎?”然後拉著母親眉開眼笑:“以後再要母親的首飾,和妹妹算是兩個人,母親這就不能不給了吧。”
已經是一件到手,還想著另一件:“父親給母親打的那一整件的珍珠頭面,那麼大珠子都說是難得的,母親也不戴,我和妹妹一人分一半吧。”
妙姐兒抬起手在女兒手上輕輕一拍,笑著道:“我留著看呢,你倒是都安排好了。”端慧郡主嘻笑一下道:“我不過是說一說。”房外天光暗下來,丫頭們進來掌燈,端慧郡主提醒母親:“父親說回來用晚飯呢,倒是可以傳飯了。”
房外已經是出現朱宣的身影,丫頭們回一聲:“王爺回來了。”母女兩個人都是笑眯眯,端慧郡主迎出房外的廊下,對著父親盈盈行禮:“正和母親在說父親,不想父親就回來了。”
因為王爺回來,門簾是高打起來,房裡的燭光從裡面照出來,從端慧身後象是光芒萬丈,朱宣一下子就愣住了,頗象是妙姐兒剛進京那一年,戴著這個金項圈,自己牽著她的手在府裡走,朱宣失神一下,然後啞然失笑,攜起女兒的手進房裡來。
當年嬌俏的小丫頭,如今是幾個孩子的母親,腹部隆起在榻上坐著,因是朱宣說過:“不必站起來迎,再過些日子起坐只怕都更難些。”妙姐兒就不起身,只是坐著微笑迎接,看著戴著金項圈的端慧陪著表哥一起進來,妙姐兒也思緒紛飛,想當年我走在表哥身邊就是這樣子吧。。。。。。
“給了你要愛惜才是,”朱宣吃著飯看著寶貝女兒,越看越象當年的妙姐兒,跟自己坐在一起吃飯,高興的時候也是這樣喜笑顏開,不高興的時候就對著半碗湯坐著。端慧比妙姐兒要聽話的多,想到這裡,朱宣就微笑看一看妙姐兒:“我們端慧是個聽話孩子。”
妙姐兒決定打一定折扣:“表哥這話對一半,”端慧郡主只是喜滋滋不時對父親看自己的項圈:“媽說是父親給她的,到今兒才捨得給我,那大珠子的頭面,我只分一半吧,還留一半給妹妹呢。”
南平王差一點兒噴飯,原來如此,妙姐兒只說對一半,看著端慧是喜歡的不行,朱宣給母女兩個人都挾了菜,才對妙姐兒打趣道:“為是我給的,你留到今兒,表哥聽著真高興,等端慧不在眼前再好好給你打一件。”
喜滋滋的端慧郡主立即氣鼓鼓抗議:“我只看一看罷了,”然後一點兒也不覺得難為情地加上一句:“我又不要。”南平王夫妻聽過以後只是對看著微笑,聽著女兒再次改口:“眼前我不要,幾時媽不喜歡了我再要。”
飯後端慧郡主回房去,胖倌兒是早說過跟著朱閔吃飯,又來人回過跟著閔小王爺睡,房裡夫妻兩個人在書案前說話,妙姐兒說坐得累了,倚著書案站著,看著朱宣寫名字道:“以前咱們請客人,只是沒有請年齡小一些的姑娘們,正好二弟妹要請客,依我說就一起請了來,這當著二弟妹我是沒有說,這個要表哥來寫才行,表哥最清楚這些才是。”
朱宣把自己知道的這些世家都寫過,再對妙姐兒道:“官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