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疼你,妙姐兒。”朱宣輕輕拍了懷裡的妙姐兒,然後說別的事情給她聽:“北平王氣得鼻子都歪了,今天來找我,讓我把鐵大頭留下來。”
一不小心,朱宣把鐵將軍的外號說了出來,聽了懷裡妙姐兒吃吃的笑,朱宣也笑了道:“我說不行,我已經稟了皇上,鐵將軍我要帶走,他說馬上要幸公主了,所以比以前說話還要硬氣。”
朱宣微微一笑,為了這位鐵將軍,險些與北平王撕破了臉。他想起了自己回北平王的話,當時朱宣冷了臉回答了道:“知道你又眼紅我要娶公主了,你也娶一個好了。”北平王氣得差一點把手裡的杯子摔了。
沈玉妙笑不可仰,聽了朱宣語帶調侃地說了出來,笑道:“今天給他喝茶的杯子,可是不錯的,下次他再來,隨便給他一個粗瓷杯子罷了。”
幾位資深御史的密摺一天之內一起擺在了皇上的書案上,封封都是一個意思:驕兵悍將,正當壯年,不宜尚主。就差寫了如果尚了公主,有尾大不掉的嫌疑。
對了這幾封密摺,皇上看了又看,他終於沉不住氣了,先把三皇子叫來訓了一通,沒有什麼證據在手,兄妹相會卻拿不到別的證據。
窗外是自己的一片大好河山,宮裡正在準備過年,新年的東西是一點一點的換上來的。往窗外可以看到行走忙碌的宮人。皇上憤然的回身了,自朕登基以來,樣樣都沒有虧待之處,偏偏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
書案上除了那幾封密摺,還有雪災等摺子,還有晉王這個不出氣的東西,幫他解決他那一幫“綠林好漢”,不思悔改。反而有如驚弓之鳥,惶惶然到處打聽了那幾個為首之人。
快過年了,朕還留著這包膿不擠嗎?難道噁心到明年。。。。。。皇上沉聲吩咐了宮人:“宣漁陽公主來見朕。”
聽了宮人答應了一聲去了,低下頭來想了一想,又說了一聲:“宣三皇子進宮,先讓他候著。”
王美人喜滋滋的送了漁陽公主出了門,叮囑了再叮囑:“今天去了,一定要讓皇上宣了明旨去南平王府,我就可以請了南平王妃來談談婚嫁的事情吧。”就是漁陽公主也以為是為了婚事的事情,高興的來了。
皇上溫和的看了跪在面前一臉的笑容的這個女兒,想嫁人是嗎?誰不好挑,偏要挑上南平王。南平王的權勢和兵馬,不管他在皇嗣上選中了誰,都會讓皇上不得不重新思慮一番,好在南平王素來謹慎,從來沒有選中過誰。
“我兒,”皇上想了這個女兒一心裡在自己生病時時侍奉了,也有心想放她一馬。自己後宮十幾個孩子,不在自己面前的實在太多,皇上也有內疚不過只是一時。
皇上來回踱步了,溫聲道:“是誰讓你在親事上挑了南平王?”有些吃驚的漁陽公主愣了一下,才趕快回話了:“是兒臣自己挑選了他。父皇您忘了,您在生病的時候,還指了南平王封地上來的稅金,說這佔了總稅金的一部分;又說南平王英俊倜儻,自己的妻子提前接了來教導,算是一個雅人。”
紅了臉的漁陽公主笑道:“所以兒臣對南平王才漸漸有了情意,想想他的確是個雅人,滿朝文武之中,有誰在成親就接來了妻子相處的。再說風流人難有大罪過,雖然他的名聲是風流了些,可是從父皇平時說話中聽起來,算是父親的親信臣子。這樣的人想來父皇是會有籠絡之意的,兒臣斗膽才起了這樣的心思。”
站住了腳根的皇上仔細聽了漁陽公主的話,似是嘆息又是咀嚼了漁陽公主的話,自言自語道:“你見朕不過十數次而已,就聽得出來朕的親信臣子是哪些人了。提前接了自己妻子,可以說他是個雅人,也可以說他欺負人。他的那門恩親從來對他唯命是從,不然有半點兒不是。當然夫妻關上門是什麼樣子,朕也不知道。”
跪在地上的漁陽公主聽不明白皇上是什麼意思,可是今天到了這個地步,不爭也要爭一把了。漁陽公主嬌羞地道:“兒臣看了南平王妃,象是過得還可以。”見了幾次南平王妃都是一臉滋潤的樣子。
皇上更是呵呵的笑了道:“那是他的體面,他敢不待得好。你這個傻孩子,你沒有聽說過他戰場上殺人的事情呢,南平王在軍中,瞪一瞪眼睛,多少將軍都害怕呢。”皇上越發含笑了,看了漁陽公主道:“我兒,你嫁給南平王,不過是一位公主,嫁過去以後如果不能夫妻琴瑟,朕也無能為力,管不到我兒房中去。你又不是那門恩親,在太夫人房裡過就可以了。你過了門,如果南平王不喜歡你,可怎麼辦呢?”
面前和藹可親的皇上讓漁陽公主放鬆了戒備,更是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