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郭良言。
又談到玉妙的一鳴驚人,蔣松笑道:“不想未來的小嫂子有這樣的才華。我聽說散騎常侍駱家也把自己沒有成親的未婚妻子接了來在家裡教養。這些人見事學事。”
朱宣一笑,這件事他也聽說了。諸江笑接道:“哪裡只有駱家一家,還有另外幾家,說這樣可以避免以後成了親,來個母老虎。”
朱宣也對他們道:“徐從安最近是忙得很,都想請他去當先生,他得罪不起,跑來跟我發牢騷。”
幾個人呵呵笑著,又談起了南詔的局勢
“大哥,”郭良言因為久有去軍中的心思,事事都打聽:“北平王,靖海王那裡也有戰事,聽傳言,南詔也擔心大哥出兵,與吐蕃一定有勾結。”
朱宣淡淡,南詔的公主幾次出使,都被劉全給攔了下來。勾結當然是有的。就是朝中也有人通敵。
當街一把火燒了圓通那裡帶來的東西,就收到不少份厚禮。至友親朋恭賀在情理之中,同僚恭賀也在情理之中,那些不常來往的,送這麼重的禮。。。。。。
哼,不打自招。以後再在糧草軍需上找我麻煩,就走著瞧。
因對諸江,蔣松說道:“國子學裡是長進的好去處,那裡也有不少親友好友在,你們留在京中,也可以受益。”
兩個人當然心裡明白,那是個清閒的地方,閒人最愛傳閒話,又是個流言傳播之處。
諸江看了蔣松笑道:“大哥放心,兄弟們。。。。。。耳聰目明。“
朱宣點點頭,外面朱喜走進來:“太夫人說家宴齊備,請王爺帶了姑爺們一起過去。”
老侯爺帶了兩個兒子朱明,朱輝,朱宣帶了三個妹夫剛坐下來。太夫人帶了玉妙,三個女兒,文錦,書錦和兩個姨娘進來。
大家忙站進來,讓姑娘們入了座。朱宣坐了玉妙身邊,看了她道:“在做什麼?”
玉妙忙回道:“放了假,和文錦,書錦在一起玩。”
朱宣看了文錦,書錦,父親的這兩個女兒也長得這麼大了,又看了朱明,朱輝,還有兩個弟弟,估計是比玉妙還要怕自己。
妙姐兒還敢為了什麼王母跟自己爭幾句。朱明,朱輝見了自己除了行禮就是諾諾。
總算沒有再看到那個小奸細,可以眼睛清淨一會兒。
一大家子人熱熱鬧鬧坐在一起吃飯,玉妙坐在朱宣和太夫人中間,看了文錦,書錦,朱明,朱輝對自己都是豔羨,只能低了頭吃自己的。
朱宣一面吃飯,一面照顧身邊的玉妙,一面敬酒並被人敬,心裡還在想著南詔的戰事。自己入京這麼久,怎麼沒有一點兒訊息呢。
第二天一早還沒有起來,朱福就興沖沖地進來了,手裡拿著一份公文:“王爺,南詔大捷。”
朱宣就那公文,看完後立即吩咐朱福:“備馬,進宮。”
皇上單獨召見了朱宣,他也坐不住了,站在書案後緩緩踱步,朱宣立於一旁,兩個目光相視,都有感觸。
皇上道:“朱卿,還記得去年朕的密旨?”
朱宣躬身道:“是。南詔大捷,是皇上運籌於帷幄之中。”
皇上笑了笑道:“你太過謙了,朕只讓你做,怎麼做是你的事情。”然後又問他:“幾位皇子都有找過你?
這話雖然不好回,但是朱宣也是事先想到過的。他回道:“是,希冀寵愛之心,人皆有之。”
皇上輕曬,過了一會兒才道:“無子也煩惱,多子也煩惱。先皇有十幾位皇子,也還算和平。難道朕就這麼不中用?”
朱宣就躬身垂首聽著。皇上站著看了殿內擺著的鮮花只管出神,又道:“看來你這個年是過不成了。”
朱宣忙道:“臣隨時可以返回軍中。”
皇上臉上露出一絲笑意,道:“卿的家人會不會怪朕無情?”
朱宣忙跪下道:“臣父臣母日夜教導為臣,臣一門功勳,都是君父所賜。敢不盡力盡力。”
皇上又笑著說了一句:“朕是說你的小媳婦兒。她會不會怪朕?”
已經成了今年的大笑話,被調侃也是正常。朱宣只能紅了臉回了一句:“不敢。”
“聽說是你母親的恩親?”朱宣就把回鄭貴妃的話又回了一遍。
皇上微笑聽著,聽完了道:“高陽公主年紀已到,朕已經為她畢姻了。你的小媳婦兒,朕賞她。”
出了宮門,在宮門牽了馬等候的朱福等人一聽說在返回軍中,都很高興。打仗總比在京裡自由得多,一面先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