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一陣子沒有見人了,偶然街上見了她家裡的人,問她說什麼,說整天在家裡不出來,難道也有了?”
玉妙笑了,心想,你還是少和朱蘭芳在一起比較好。看了瑤池沒有高興的樣子,不禁覺得好笑,道:“你要高興,他放出去不是更好?”
瑤池訴苦道:“你應該知道的,以前是為了出去出口兒氣去,現在有了,看到生氣的事情我就躲了,家裡下人,姨娘們,我就不看她們,也不怎麼理她們,問我就回一聲兒,不問我就走過去,我現在還能再找著和他生氣去?”
玉妙看她這麼糊塗的,笑道:“所以說放出去是件喜事,你有了身孕,可以不用跟出去。長途跋涉的,他也不會讓你跟去的,也沒有這個道理。”
我想坐了船回封地去,還不行呢。就是平時出去會會客,太夫人都是不情願的:“有了身子不能坐車。”現在出行,都是轎子。
從西山回來,那車行慢的比走路的人還要慢。虧了表哥坐在車裡陪了我,他也不覺得慢。
玉妙時時嚮往了回封地去,可是現在不行了,這個孩子要在京裡生了。表哥打仗還不知道幾時回來。
瑤池聽了她說話,眼前一亮,笑道:“你說怎的?”然後不等玉妙回話,就來了精神,自己一個人盤算了:“你說的很對,他放出去了,姨娘們當然要跟了去,那些不安分的家人也讓他帶了去,我就說要陪媽,也不能坐車,我就留下來了,可以不用再過煩心日子。”
玉妙一笑,一定要人說一聲才明白,看這個喜歡的樣子,不是不喜歡孩子。
瑤池想完了,再回過頭來感激她:“妙姐兒,還是你看書的人明白多,怎麼我就想不起來。”
玉妙更要笑,這怎麼會想不起來,是你天天怨氣蒙了心,一心想著出了京好出氣。玉妙有時想了瑤池就撫了額頭,出了京要是出不了氣,你可怎麼辦呢?
瑤池這一次是真的開了心,對玉妙笑道:“這下子可以過上幾天趁心的日子了,還是王妃明白,讓他一直在外面不要回來的才好。等他一走,我就接了媽家去住去,只是媽不肯,說受了太夫人的恩典,在王府裡住著不肯去。”
孫氏覺得女婿是個當官的,又時常聽了瑤池回來訴苦,說姨娘們不好,家人們不好,孫氏在王府裡下人的眼色看了不少,安慰了瑤池後,就對她說:“王府裡這麼有權勢,還有這樣的事情呢。不要看別人,就是對沈姑娘和家裡兩位姑娘,對待都是不一樣的。
沈姑娘以後是主人,人人見了她都笑。家裡兩位姑娘要東西還有要不動的時候呢。”
孫氏在灶上,也聽到過了,兩位姨娘怕事,從來不說。沈姑娘要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