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83部分

坦克,“哎,老張,你說小鬼子能鼓搗出什麼好玩意兒?就這滿地|ol竄的小傢伙·一看就不地道,我說,一顆手雷就能炸它個肚皮朝天,要是咱們的反坦克槍用上,一槍還不打爆了?”軍官和戰士們議論紛紛。

當時,德崗戰役還沒有打響,接到蘇魯機動兵團的電報,唐秋離笑了·也不怪大家大驚小怪,日本人的思維,有些時候很詭異·他們很喜歡別出心裁,這種小坦克,正式名稱為步兵偵察突擊車,乘員兩人,不裝備火炮,裝備一挺重機槍。

作用是用來遠距離偵察,和突擊敵方陣地,是日軍軍工部門,專門為適應東南亞戰場和中國戰場,而研製出來的·伊藤的部隊,是第一支裝備這種步兵偵察突擊車的日軍部隊,還別說,在中國戰場初期,缺乏重武器的中**隊,在這種小巧靈活的鋼鋏怪物面前·吃了不小的虧,輕重機槍子彈,對這種小坦克,沒太大威脅,愣神兒功夫,日軍的小坦克,已經衝到陣地上了。

直到後來,中國士兵用血的教訓,得出了經驗,用炮火或者是集束手榴彈,一次就能幹掉一半兒以上,中國戰場中、後期,已經很少見到這種型號的日軍微型坦克了,一是日本當時的戰爭資源消耗殆盡,沒有那麼多的鋼鋏,再者,就是日軍高層發現,這種兵器,對中**隊的威脅,日益減少。

在東南亞戰場,這樣不到兩噸重的微型坦克,非常適合於東南亞的橋樑和道路狀況,體小身輕,速度極快,東南亞很普遍的木質橋樑,透過完全沒有任何問題,成為日軍縱深穿插和大迂迴的得手兵器,不知道有多少英軍不多,被抄了後路,還在驚訝,日本人怎麼推進的這麼快?

唐秋離對於日軍裝備的這種兵器,嗤之以鼻,以獨立師各部隊裝備的德式重機槍火力,兩挺重機槍齊射,用不了一千發子彈,就能把日本人這玩意兒的裝甲,扒個精光,所以,他給唐秋生回電,詳細的說明了這種坦克的效能和對付的方法,以打消部隊的疑慮。

生哥,此為日軍二人乘坐裝備,機動效能很好,火力和防護力極弱,以密集炮火、反坦克槍、高爆手雷、重機槍,均可徹底擊毀之,此外,人工設定障礙物,也可制約其機動性,”接到唐秋離的電報,唐秋生放

心了,既然這麼好對付,就沒什麼可擔心的。

面對將領們的求戰情緒,唐秋生特意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在會議上,他只強調了一點,“我們大家都知道,緬北戰役是一個整體,辛博戰場,不過是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戰役的重點,在師長親自指揮的德崗一線,現在,德崗戰役還沒有響,我們先動手,大家說,這合適嗎?是不是要犯影響整個戰局的錯誤啊?”

就這麼語氣溫和如春風的幾句話,吹散了將領們心裡的浮躁情緒,說實話,蘇魯機動兵團的第一至第三旅,也是響噹噹的頭號主力旅,到了一個次要的方向作戰,幾個旅長的內心,不免有些不大痛快,感覺不過癮。

唐秋生接著說道:“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防止這部分日軍部隊,掉頭回援德崗日軍,以確保戰役的順利進行,身為高階指揮官,要有大局觀念,而且,我可以對大家保證,只要德崗一打響,我們就有活兒幹了,好了,以後,誰也不要再提這樣的事情,回去整頓部隊,給日軍準備好伏擊圈。”

辛博距離密支那,不到三百公里,已經進入甘高山脈的腹地,透過這片叢山峻嶺,就能直達莫風,已經可以聞到密支那的氣息,看到密支那的輪廓了。

日軍第十七師團師團長野村俊彥中將,受命指揮兩個師團,一個戰車旅團、一個騎兵聯隊的四萬多人的兵力,自我感覺相當不錯,從一開始,野村就違背了伊藤司令官的原意,伊藤告訴他,穩步推進,謹慎小心,一定要與第二梯隊保持正常的距離和聯絡。

可野村一開過飲敦江,就x開了韁繩的野馬一樣,飛快的往密支那方向猛竄,再加上,沿途根本沒有遭到獨立師部隊,任何方式的阻擊,用野村中將自己的話說,“自飲敦江北渡,凡六七日,沿途均為發生戰鬥,如入無人之境,大日本皇軍部隊,進展神速。”

“前者,伊藤總司令官所言,支那人唐秋離的部隊,如何利害,今日一見,大失所望,雖為見到望風披靡至支那軍隊,然其畏戰不出之意,已經非常明顯,總司令官閣下,危言聳聽、言過其實了,以四萬餘兵力,縱橫緬北幾百公里,竟然未遇一戰,實為我等帝**人之遺憾。”

野村本人的性格,在日軍高階將領之中,不算是最驕橫、狂妄的那種,可連日來,推進神速,支那人不敢一戰,內心不免有些飄飆然,把伊藤在飲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