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有了這個特別通行證,應該能為唐將軍做些什麼?”
酒宴散後,伊藤還特別留下齊元山,詳細的詢問了和唐秋離見面的經過,以及唐秋離此人的性格特點等一些細節問題,送走齊元山之後,伊藤帶著得意的心情,給國內發了一份簡短的電報“已經於唐秋離達成初步協議,談判將在近日進行。”
可涉及到前往吉隆坡談判人選的時候,伊藤卻犯了難,皆因為唐秋離的一句話“派個有份量的人來。”
…
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想談就按我說的做
…。。
伊藤很為難,從外交禮儀的的基本原則來說,談判雙方的主談人員,身份要對等,中國人方面,肯定是唐秋離出面,這一點,齊元山老先生回來的時候,已經說明了,那麼,大日本帝國方面,伊藤身為全權代表,沒有不出面的道理,這就給伊藤出了個大難題。
伊藤考慮問題很謹慎,單是一個談判地點的選擇,就讓他心裡沒底兒,吉隆坡,是獨立師控制的地盤兒,伊藤清楚自己犯下了多少罪惡,與唐秋離的部隊血戰多次不說,光是在仰光,對華人華僑實行的血腥政策,殺一百回都不算多。
伊藤害怕自己去了吉隆坡,一去不復還,唐秋離當場把自己扣押在哪裡,談判需要有底氣和本錢的,以大日本帝國目前在中南半島的實力,這樣的談判,說白了,是城下之盟、是乞和,如果那個支那魔鬼唐秋離,在談判過程之中,加上這麼一條,以伊藤嚴三郎的命,換不再進攻新加坡的皇軍部隊承諾,天皇陛下會毫不猶豫的將自己丟擲去。
如果自己不出面,換成其他人去,倘若唐秋離心裡不高興,以至於談判破裂,大本營那些看著自己不順眼的大佬們,還不活吃了自己,伊藤是左右為難,思前想後,真後悔接了這個倒黴的差事,弄不好,自己的小命兒都能搭在吉隆坡。
還沒等伊藤想出妥善的辦法,日本國內又來電報了“伊藤大將,得知此訊息,天皇陛下和大本營甚感欣慰,能迅速與唐秋離達成互不侵犯條約,是當前的頭等大事,天皇陛下特意傳諭,只要帝國部隊,依然留駐新加坡。一切問題都可以讓步,以促成談判成功為唯一目的。”
伊藤的心裡更涼了,天皇陛下的意思是,只要唐秋離的部隊。不進攻新加坡,不對帝國東南亞派遣軍動手,自己的腦袋也是可以交出去的,其實,伊藤的所有想法,是以他日本人慣有的思維在考慮問題,如果伊藤現在的實力。和唐秋離調過來,伊藤絕對會把唐秋離當場扣押,然後千刀萬剮、凌遲處死。
他這麼想的,也害怕唐秋離這樣做,這就不能簡單的說什麼,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之類的話了,涉及到民族劣根性的問題,自己卑鄙。以為別人都下作,就在伊藤左右為難,而本土又逼得緊的時候。他的參謀長川島少將來了,看著總司令官閣下,哭喪著著臉,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樣,就關心的問起原因來。
現在的伊藤和川島,私人關係好的就跟親哥倆似的,多個腦袋差個姓兒,伊藤也就沒瞞著川島,把自己的擔心和想法,一股腦的倒出來。更深一層的意思,隱藏在他的內心,不好意思直說,川島聽完了之後,半天沒說話,他的心裡。對伊藤的擔憂,甚是不以為然。
自己的總司令官,莫不是接連在唐秋離的手裡吃敗仗,膽子嚇破了吧?考慮問題十分的幼稚和荒唐,如果唐秋離真的想要你伊藤的性命,何必費這麼大的周折,獨立師幾十萬大軍,就屯兵在吉隆坡,用不了幾個小時,就能兵臨城下,到那時候,咱們誰也跑不了,何須在談判桌上動手腳?是唐秋離傻呀還是你伊藤將軍白痴?
川島心裡腹誹不已,臉上卻是深思熟慮的模樣,憋了好大一會兒,憋得伊藤都快抓狂了,才語氣沉重的說道:“總司令官,您的擔心有道理,支那人向來不講信譽,慣於使用陰謀詭計,為了您的安全考慮,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卑職代替總司令官閣下,作為帝國的全權代表,去吉隆坡談判。”
伊藤感動加狂喜,他原本就有讓川島代替自己去吉隆坡的想法,可明知那是狼窩虎穴,去了就有可能回不來,直白的讓別人當替死鬼,臉上掛不住,現在川島主動提出來,正合他的心意,但面子上的功夫,還得做足。
伊藤正色說道:“川島君,我非常感動,也更加感謝您的坦誠,但是,這是我的職責,身為大日本帝國的軍人。豈能因為危險,就放棄自己的使命?我不會讓川島君代替我去冒險的”語氣非常真誠,眼中閃著感動的淚光,這一刻,伊藤已經將川島視為平起平坐的夥伴,而不是下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