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師部隊,對於已經深入到了東印度內陸的獨立師七個旅部隊,和就在因帕爾西北蘆哈丁一帶的獨立師三個旅部隊,沒有覺察。
五月二十日夜,因帕爾,東進軍團指揮部,剛剛視察完防線的切爾西中將,顧不得休息,正在奮筆疾書,他是給相溫斯頓?丘吉爾和總參謀長勃蘭特斯上將,發告急電報,戰局的發展,已經超出了他的預計,唐秋離的部隊,兵臨城下,讓他措手不及。
“相閣下以及總參謀長勃蘭特斯將軍,今日,東印度局勢,發生突然變化,唐秋離的部隊,已經逼近因帕爾一帶的那加丘陵,而我東進軍團,集結在因帕爾的部隊,只有四個建制不全的師,四萬餘人的兵力,根據偵察到的情報,此次侵犯東印度的獨立師部隊,為八個旅十餘萬人的兵力。”
“在因帕爾防線尚不具備抵禦中國人進攻的時候,其脆弱程度,可想而知,倘若因帕爾失守,則東印度地區,再無可以阻擋中國人腳步的區域,部隊尚在繼續集結之中,但是,全部到達因帕爾防線,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僅僅依靠現有的兵力和裝備,無法阻止悲劇的發生。”
“因此,我懇切的建議,以大英帝國的名義,要求美國人在南太平洋地區的部隊,派出空軍參加東印度之戰,最起碼,在戰爭初期,阻止唐秋離部隊的前進速度,使我東進軍團,有充裕的準備時間,這是唯一可行的辦法。否則,我不敢保證,能否阻擋中國人進攻東印度的步伐。”
“此外,還要通報一個不幸的訊息。唐秋離的部隊能騰出手來,出胡康河谷,也就意味著,亞歷山大的部隊在西多,已經全軍覆沒了,奇怪的是,我沒有接到他們任何訣別的電報。具體的情況不明。”
切爾西是急瘋了,那個該死的老混蛋亞歷山大,將駐印軍的家底兒,都折騰光了,就拿空軍來說,一共剩下不到二十架飛機,其中,還有不能參加空戰的偵察機七架。讓自己拿什麼來和中國人打仗?
八個旅十幾萬中國士兵,蜂擁而入東印度,想想就讓切爾西中將頭皮發麻。只有將美國人拉進來,才能不一敗塗地,只要能喘過一口氣兒來,就有辦法拖住中國人的腳步,平心而論,切爾西的想法,絕對夠瘋狂。
還沒有寫完電報稿,軍務參謀進來報告,“司令官閣下,接到辛普森、沙地亞、丁蘇吉亞、蘭姆加、達卡、庫爾那、波卡羅、塞義夫布林、真哈提等地。集結部隊指揮官的報告,因為運輸車輛緊張,只能有少部分部隊,能按時到達因帕爾,其他的部隊,還需要步行。到達的時間,被迫拖延,請司令官您批准!”
切爾西突然暴怒起來,大吼道:“告訴那些飯桶們,他們的部隊,如果沒有按時到達因帕爾,以至於影響了戰役的程序,他們就等著上軍事法庭吧,命令各部隊,不管用什麼辦法,必須按時到達因帕爾,就算是爬,也要給我按時趕到!”
在切爾西的嚴令下,各個集結地點的英印軍部隊,等不及繼續趕來的部隊,將現有的兵員收攏到一起,匆忙換上裝備之後,搜尋一切可以利用的車輛,然後,紛紛開出集結地點,瘋了似的往因帕爾趕去。…;
即便是這樣,也有大部分士兵,得靠兩隻腳,才能走到因帕爾,因為切爾西的一道命令,集結的英印軍部隊,離開了各城鎮,這一切,當然瞞不過特戰支隊各個分隊的眼睛,各種情報,雪片似的飛到蘆哈丁,獨立師東印度戰役指揮部。
唐秋離看完這些情報之後,仰天大笑,絕對有利的戰機,終於出現了,奪取東印度的目的,是得到一個完整的、沒有遭受戰火破壞的地區,遍地廢墟和瓦礫,不是目的,否則,戰後重建工作,就能拖累絕大部分精力,還沒有算上數字驚人的費用。
現在,英印軍離開了可以依託固守的城鎮,給部隊創造了野外殲敵的好機會,使對城市的破壞,降到了最低限度,唐秋離當然興奮不已,因為這以後都是自己的地盤兒,打得稀巴爛,倒黴的還是自己的腰包。
唐秋離對參謀長趙玉和說道:“玉和,野外殲敵的最佳時機來了,記錄以下命令,一、蘇魯機動兵團之第八、第九、第十旅,立即前出蘆哈丁,分別以辛普森、沙地亞、丁蘇吉亞為攻擊目標,切斷因帕爾、蘭姆加之英印軍部隊,回撤印度內陸的通道。”
“二、蘇魯機動兵團之第一至第七旅部隊,在各自攻擊目標,離開現集結地之後,尋機於野外殲滅之,戰役計劃擬定和實施過程,要嚴密謹慎,勿使其回竄原集結地,依託城市地形條件,負隅頑抗,戰役發起的突然性,尤為重要,可採取伏擊的方式,此外,應分出部分部隊,奪取上述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