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17部分

官武田進雄中將,知道自己就要面臨的處境,如果蘇軍突破了佈列亞山阻擊防線,接下來,就是無險可守的哈巴羅夫斯克西部平原,在這樣地形上,武田進雄中將沒有把握阻擊蘇聯人的裝甲洪流和幾十萬蘇軍士兵。

一封來自哈巴羅夫斯克的告急電報,讓在阿爾謝尼耶夫前線,指揮幾十萬軍隊,猛攻鐵木辛哥遠東第二集團軍的,關東軍最高司令官植田謙吉大將,倍感壓力,打了二十多天,關東軍付出將近十五萬人傷亡的代價,才把蘇聯人逐步壓縮到阿爾謝尼耶夫狹小的區域。

對於蘇聯人的頑強抵抗,植田謙吉大將感到不可思議,從九月末開始,蘇軍陣地上的火力,明顯稀疏下來,這是彈yào吃緊的現象,按照植田謙吉的預計,在十月上旬,就可以結束阿爾謝尼耶夫戰役,蘇聯的遠東地區,就會收進關東軍的囊中。

可鐵木辛哥指揮的蘇遠東第二集團軍部隊,儘管同樣傷亡慘重,甚至要超過關東軍的傷亡,卻像是打不死的蟑螂,被擊倒在地,每次都能晃晃悠悠的爬起來,把關東軍的進攻勢頭遏制住。

對於這樣的對手,植田謙吉也是萬分頭痛,他也真正的領教了蘇軍士兵的戰鬥意志,蘇軍指揮官的指揮藝術,越到阿爾謝尼耶夫地區附近,蘇軍的抵抗越頑強,甚至還能進行小規模的反突擊。

植田謙吉也搞不明白,蘇聯人這股子邪近兒從哪裡來,看似薄弱得一捅就破的蘇軍防線,去表現出來超乎尋常的堅韌,關東軍進攻的làng頭,每次都被彈回來,戰線成膠著狀態,已經過去了一個星期,植田謙吉還是無法突破蘇軍的防線。

植田謙吉一直認為,支撐蘇聯遠東第二集團軍拼下去的唯一原因,就是外高加索方向來的援兵,這是鐵木辛哥的氣所在,而打破這種僵持局面的唯一辦法,就是不斷的增兵,往蘇聯人身上加重量,一直到壓垮他們為止。

一支支關東軍部隊,從東北地區調往阿爾謝尼耶夫戰場,緊挨著關東軍大本營滿洲,有著雄厚的兵力和物資補給,植田謙吉有足夠的本錢,不斷的擰出鐵木辛哥身上的血,直到蘇聯人轟然倒地。

植田謙吉太想要這樣的勝利了,而且,他還很有信心,海軍方面丟了太平洋艦隊,他是幸災樂禍的心態,尤其是海軍大臣米內光政被解職,海軍那幫傢伙們鬧得灰頭土臉、元氣大傷,無異於給日本陸軍打了一針興奮劑。

在海軍一敗再敗的情況下,陸軍在遠東地區消滅了蘇聯人,為大日本帝國開拓了疆土,兩廂對比,在天皇陛下的心目中,那個對帝國更重,一目瞭然,從此之後,海軍還能有與陸軍抗衡的本錢嗎?國內的民眾也不會認可。

基於這樣的心理,整個日本陸軍,都在為關東軍提供大力協助,背靠日本本土和東北地區,植田謙吉要什麼,馬上就能得到什麼,遠東戰役,開始的時候是關東軍一家再打,到了後來,幾乎是整個日本陸軍,都把寶押到植田謙吉身上,希望他能創造輝煌的勝利。

植田謙吉的肩上,擔負著日本陸軍的榮耀,這不,大本營總參謀部總參謀長閒院宮載仁親王,以瞭解戰況的名義,親自到了阿爾謝尼耶夫前線,植田謙吉知道這位御弟親王來的目的,是利用總參謀長的身份,協調陸軍各系統之間的關係。

日本陸軍對外是鐵板一塊兒,內部也有各個派系存在,有了載仁這位重量級人物居中協調,植田謙吉放開手腳,打得極為順手,將阿爾謝尼耶夫地區打得煙火四起,蘇軍士兵的身體,在關東軍的炮擊之下,化為黑土地上的一具殘骸。

就在蘇聯外高加索方面軍在佈列亞山區,突破關東軍第一軍兩道阻擊防線的當天,植田謙吉指揮的部隊,也突破了阿爾謝尼耶夫地區西端的防務要點地區,阿尼蓋防線,防守在這裡的蘇聯遠東紅旗第三軍官兵全體陣亡,軍長尼古拉卜留申克中將戰死,前去增援該地區的集團軍警衛團,也沒有回來一個。

丟了阿尼蓋地區這個防線的支撐點,遠東第二集團軍的防線,整體動搖,鐵木辛哥被迫下達命令,再次收縮防線,接下來,就應該進行巷戰了,鐵木辛哥陷入了絕境,十幾萬蘇軍士兵,唯有被俘或者戰死的命運。

關鍵時刻,哈巴羅夫斯克阻擊防線卻吃緊,要是蘇聯外高加索方面軍的援兵南下,植田謙吉接下來的仗,就不好打了,最起碼全殲蘇聯人的計劃要泡湯,他立即命令駐守在北滿富錦、佳木斯、鶴崗三地的關東軍第七、第十一、第十九、第二十三師團,外加一個旅團,共計十萬人的兵力,立即趕到哈巴羅夫斯克。

四個師團加一個旅團的關東軍部隊,編入第一軍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