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部隊對峙的日軍背後,狠狠插一刀,獨立師八個旅前出,與中央軍部隊前後夾擊,在黔南的大山裡,就是困,也能把三十多萬日軍困死。
這是個難得的機遇,幹掉日軍南方派遣軍主力的絕佳機會,可惜的是,無論是蔣委員長和他的智囊團,還是堅守貴陽的顧祝同。都沒有想到亦或是不想利用這個機會,至於是出於什麼心理。唐秋離也猜測個大概。
顧祝同是沒有戰略眼光。看不出這步棋,就算是看出來了,也不敢走,蔣委員長是固有的思維在作怪。他生怕唐秋離利用他的嫡系部隊,和日本人死拼,而獨立師部隊,據有險要地形,進可攻退可守,首先利於不敗之地。
貴陽守軍倘若傾城而出,在貴州東南部的平原地區。與日軍交戰,受到兩面夾攻的日軍,定會回過頭來,全力攻擊中央軍部隊。那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誰也撤不下來,到讓唐秋離坐收漁人之利。
再者,如果日軍攻破獨立師都勻西部防線,逼近都勻,在都勻戰場的十餘萬唐秋離的部隊,就會陷入日軍的兩面合圍之中,這是蔣委員長很希望看到的結果。所以,在二十餘天的時間裡。他嚴令顧祝同,按兵不動。守好貴陽就是大功一件。
本來就膽小、墨守成規的顧祝同,原本就沒有夾擊日軍的打算,得到這個命令,就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