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3部分

唐秋離這樣部署兵力,是為了防止山下奉文遭到攻擊後,西逃貴陽,雖然從都勻西去貴陽,都是崎嶇的山路,為了逃命,日軍也會走這個方向,也是為了警戒日軍中路軍由此救援山下奉文,前有西雲峰不可逾越,後有常風的兩個旅自獨山方向迫近,左右各有四個旅,甕中捉鱉之勢,一個大口袋張開了,山下奉文插翅難逃。

與此同時,唐秋離還命令馬朝陽兵團,推進至桂南玉林一代,牽制有可能從北部灣登陸,北進增援山下奉文的日軍,當夜,四個旅的部隊,趁著夜色,越過獨山至都勻的大路,往各自的目標急進,其餘的部隊原地隱蔽,萬事俱備,唐秋離就等著貴陽的槍炮聲響起。

安置完部隊之後,唐秋離帶著特別衛隊,悄悄的離開部隊駐地,往西雲峰方向而去,留在都勻東面的四個旅長,對師長以身犯險強烈反對,西雲峰那面有幾萬名日軍,安全問題無法保證,如果要去偵察,可以派各旅的偵察營去,犯不著師長親自去。

唐秋離卻有自己的理由,山下奉文在西雲峰已經打紅了眼,顧不得盯住其他方面,在黔南的崇山峻嶺中,沒有比一支小部隊更安全的了,再者,檢視一下地形,是佈置作戰任務的首要條件,誰也沒有擰過他,在梅雪千叮嚀萬囑咐和旅長們擔憂的目光中,唐秋離和山虎帶著一百多名特衛,隱入漆黑的夜色之中。

天色剛剛放亮的時候,唐秋離他們已經接近了龍頭江大橋,在與先期到達附近的加強團取得聯絡之後,在團長的陪伴下,悄悄的接近大橋右側,黎明的晨光中,龍頭江大橋籠罩在一片薄霧之中,前幾天暴漲的河水,已經落下很多。

長滿青草的河床上,還有洪水過後的痕跡,日軍的動作夠快的,才十幾天的時間,就在龍頭江大橋兩岸,修築了四座炮樓,大橋上,還有幾隊日軍士兵,荷槍實彈的交叉巡邏,看來,無論是山下奉文還是日本南方派遣軍總司令部,都對維持進攻都勻的這條生命線,極為重視。

橋上,不時過去一隊隊滿載物資,蒙著帆布的汽車,這條原本狹窄崎嶇的山路,進攻日軍後勤部隊拓寬和修繕,能跑開載重卡車了,唐秋離很滿意的點點頭,日本人總算乾點兒好事,對山下奉文發起攻擊的時候,這條路,正好供直屬兵團機械化部隊快速推進到都勻。

就在唐秋離前往都勻察看地形期間,都勻城內的郭化文,接到了劉峙的電報,“都勻前線第十九集團軍司令郭化文,接到此命令之後,抽調兩個軍的兵力,趕赴貴陽,參加貴陽保衛戰,餘下的防務,由第十一集團軍派部隊接管,此令,黔南防線東路軍總指揮劉峙。”

看完電報,郭化文幾把就把電報撕得粉碎,劉峙這是要幹什麼?日軍瘋狂的進攻西雲峰,打成膠著狀態,部隊能撤下來嗎?現在,自己手裡還剩下不到五萬人,調走兩個軍,將近三萬人,還怎麼守住都勻,這仗怎麼打?

說是派他的嫡系第十一集團軍部隊前來接防,可自己在都勻打得這樣艱苦,劉峙手裡捂著九萬多人,就是按兵不動,看著十九集團軍計程車兵,與日本人打死打活,就算調走兩個軍,誰能保證劉峙會派兵來。

這是劉峙絞盡腦汁想出來的主意,貴陽不派兵去他不敢,自己一身榮辱,都是老頭子給的,惹惱了他,絕沒有好果子吃,郭化文的部隊是調不下來的,都勻不容有失,自己的嫡系第十一集團軍,是決不能派到都勻那個大窟窿裡去的,所以,劉峙既不想把自己的嫡系部隊,送去貴陽,也不想丟掉都勻,就想了這麼一個餿主意。

調郭化文的一部分兵力,既完成了老頭子的差事,又不損自己的實力,按照他的打算,郭化文有八萬多人,調出去兩萬多人,在都勻也能支援下去,他就沒有想想,經過與日軍十幾天的血戰,第十九集團軍減員過半,還有能力調兵嗎?這些,劉峙根本考慮。

這是軍令,郭化文不敢違抗,深知劉峙為人的他,知道劉峙答應的接替都勻防務的部隊,極有可能是這傢伙的一句謊話,所以,他也來個手段,“劉總指揮勳鑑,都勻戰事正緊,職部所有部隊,都已經投入到前線,與日軍成膠著狀態,。”

“此時貿然抽兵力,恐危及都勻前線的安全,但是,卑職堅決執行總指揮的命令,待第十一集團軍所派之部隊,接替我兩個軍防務之後,第十九集團軍調往貴陽的部隊,可迅速西進,妥否,請總指揮訓示,”這是郭化文給劉峙的回電。

他知道,劉峙肯定不滿意,還會大發雷霆,可他只能這樣做,將劉峙一軍,啥人啥對待法兒,他手裡握著九萬多兵力,捨不得用,還要從本已吃緊的都勻抽調兵力,虧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