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爭吵,暗罵自己糊塗,還有個重量級的人物沒有出場,咱們吵個鳥兒啊,聽聽他怎麼說,然後再做計較,蔣某人在關鍵時刻,把唐秋離推出來,肯定是一錘定音啊
(未完待續)
第七百三十一章西南可安家(一)
第七百三十二章 西南可安家(二)
第七百三十二章西南可安家(二)
武漢國民黨全體中央委員非常會議上,就國民政府從南京遷都,遷往何處的問題,各地方實力派,分屬不同派系的中央委員們,為了自己的利益,結成臨時聯盟,爭吵不休,彼此攻擊,互不相讓,其中,以湖北省參議長梁家仁為首的鄂系,因為有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做後盾,叫的最兇,主持會議的蔣委員長,越聽心裡越煩,各方都把自己當做可以利用的一張牌,奇貨可居,實在是可惡至極。
這樣的爭吵,沒有結果,而蔣委員長自己,心裡也沒有個準確的目的,不過,有幾個地方是絕對不能去的,首先,就是李宗仁和白崇禧的地盤兒,廣西南寧,再一個就是新疆督辦盛世才提出的迪化,還有汪精衛勢力根基所在的武漢,除了這幾個地方,到哪裡都可以,只不過是權衡利弊罷了。
無奈之下,蔣委員長只能搬出救兵唐秋離,身為國府的第二號人物,唐秋離的態度,足以左右全域性,並且,蔣委員長並不擔心,唐秋離提出遷都華北某個地方的提議,哪裡是前線,至於遷往何處,還要聽聽唐秋離的意見,這個年輕人,雖然讓自己頗為忌憚,在大事上,還沒有讓自己失望過。
唐秋離已經吊足了蔣委員長的胃口,而且各派人物,都緊張的看著自己,希望嘴裡說出的,是他們自己最想聽到的地名,此時,最緊張的莫過於汪精衛,魯子嘯已經把唐秋離得罪到底,鄂系和他交惡,不指望能幫鄂系說話,再一個就是鄂系的主將梁家仁,緊張的思考,準備好的炮彈提前發射,唐秋離要說出些什麼,無從知曉,只能見機行事。
還有就是新疆督辦盛世才,無意間當了出頭鳥,跳得太早,成了眾矢之的,被眾人一頓猛轟,砸得暈頭轉向,後悔小瞧了唐秋離,沒有提前示好聯絡,那裡想到,這個在他眼中,不過是暴發戶的年輕人,在老蔣的眼裡,有這麼重要的地位,後悔也晚了,臨時抱佛腳也不成,只能靜觀其變。
各人心態不一,暗自打著算盤,在眾人矚目而期待的目光中,唐秋離走上前臺,目光掃過臺下的眾人,嘴角浮起微笑,他並沒有馬上說話,而是命令侍衛副官,拿來一張巨幅中華民國地圖,各踹心腹事的中央委員們,不知道這個斑駁頭髮,臉上橫斜著一道傷疤的年輕副委員長,葫蘆裡賣的是是什麼藥,交頭接耳低聲議論,如同春風咋起,吹皺一池春水,泛起圈圈漣漪。
連蔣委員長和汪精衛,也露出詫異的表情,不禁對視一眼,均看出對方內心的疑慮,目光交織,瞬間移開,多少有些不自然,唐秋離沒有理會所有人的騷動,站在地圖前,目光掃過所有人的臉,這一瞬間,底下的中央委員們才發現,唐秋離目光中的深邃,似乎能看透他們的內心,不禁心中一凜。
“各位中央委員,國府遷都勢在必行,日本人在華東和華北攻勢兇猛,而未來陪都的位置,既能統籌指揮全國的抗戰大局,又能避免遭受日本人攻勢的威脅,試問,一個全國的統帥機構,怎麼能時刻處在日寇的炮火之中呢?綜合各方面因素考慮,唐秋離認為,國府遷都的位置在這,西南可安家”說完,一指重慶的位置。
此言一出,舉座皆驚,四川王劉湘,眼中火花一閃,隨即暗淡下去,內心即喜且驚,這是他沒有想到的,唐秋離會提出把重慶作為戰時陪都的首選位置,出乎意料,可他對蔣委員長的手段,戒懼到了骨子裡,可謂是“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老蔣翻雲覆雨,剷除異己的手段,劉湘想起來就不寒而慄。
民國二十七年,中央軍以追剿**紅軍名義,開進四川,劉湘心中矛盾,獨力有難以對付路過的**紅軍,只好半是防備半是邀請讓中央軍入川,紅軍是走了,劉湘再想禮送中央軍出境,卻難以辦到,就在他打盹的功夫,蔣委員長的首席智囊楊永泰,已經以重慶行營秘書長的身份,利用舉辦四川軍官訓練團的辦法,採取分化拉攏,威脅收買,封官許願的種種手段,把劉湘的班底收拾的差不多了。
到了劉湘登高一呼,準備武力驅逐在川中央軍的時候,應者寥寥,即便是跟隨者,也是採取首尾相顧,觀望的態度,劉湘氣得大罵,也無濟於事,圖呼奈何,蔣系的中央軍勢力,正式在四川立足,打破了自民國以來十幾年間,四川的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