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去,留下現場的武漢市民和記者們,無限的浮想聯翩和議論的話題。
楊永泰與唐秋離同坐一車,唐秋離馬上明白,這是有要事與自己密談,果然,楊永泰在前排轉過頭來說道:“唐副委員長,委員長的心意,您已經知曉,明日的全體中央委員會議上,委員長希望您拿出應有的態度,”話就此打住,一雙眼睛,卻緊盯著唐秋離,略帶著緊張和期盼,還有審視與探究。
唐秋離暗笑不止,都這時了,蔣委員長的心意,那個不知道,還要遮遮掩掩蓋一塊遮羞布,拿出態度,什麼態度,是支援還是反對?有求於我,還不明說,這大概是政客們慣用的手法吧,既然老頭子和楊永泰,跟自己耍花槍,那也回你們個態度曖昧,讓你們自己個琢磨去,鬧心一晚上。
這事兒還不能太露骨和主動,顯示出自己急迫的心情,否則,以老狐狸般狡猾的楊永泰,當時就會懷疑自己的意圖,節外生枝反而不美,“楊秘書長,請您轉告蔣委員長,我會以大局為重,站在另外的角度,去考慮遷都這件事”回答的同樣含糊,什麼大局?另外的是哪個角度?楊永泰沒有探著口風,也是一腦子漿糊,又不好追問,只能閉上嘴巴,車裡陷入沉靜,氣氛略顯尷尬。
梅雪卻是明白唐秋離的真實想法,聽到蔣委員長想遷都的訊息時,還高興得抱住自己直轉圈來著,如今卻是這樣的口吻,男人的心思,真的搞不懂,她不禁奇怪的看了唐秋離一眼,就是這不經意的驚訝目光,卻被楊永泰敏銳的捕捉到,滿腦子云霧,立時清明。
“要知君王意,需問枕邊人,”唐秋離的這位夫人,顯然沒有另一位夫人的城府,楊永泰認為,他已經得到了應有的資訊,說來奇怪,車內的氣氛,微妙的活泛起來,唐秋離不禁驚訝,是什麼讓老狐狸般的楊永泰,忽然輕鬆起來?
“唐副委員長,武漢各界名流,為了歡迎您的到來,特意在黃鶴樓大酒店,安排了一頓便宴,期待您賞光,一睹您的風采,是否立即去酒店,還是先到下榻之地,略事休息一會兒,然後去赴宴?”問的委婉,卻又無法推脫,如果推辭不去,顯得自己高傲不合時宜,也會得罪一大批武漢地方上的實力派。
唐秋離實在厭煩這樣的應酬和宴會,就在來武漢的炮艇上,他接到唐秋生、劉鐵漢和馮繼武的電報,滄州的四十多萬日軍,放棄滄州防線,強行北進,突破獨立師常風兵團和孫振邦兵團的阻擊,於今日傍晚時分,退入天津,在天津外圍構築防禦工事,駐守北平的日軍,有放棄北平,進入天津,與日軍重兵集團會合的跡象。
劉鐵漢的東指部隊,全線壓上,與其他兵團一起,對天津實行包圍,在沒有得到師長的命令時,部隊沒有發起進攻,在天津外圍與日軍對峙,與此同時,經錦州至山海關的東北與華北通道南下的關東軍部隊,與馮繼武兵團,在山海關一線,展開激烈戰鬥,關東軍攻勢猛烈,馮繼武兵團面臨極大的壓力。
這些緊迫的戰事交織在一起,唐秋離恨不得分身幾瓣兒去處理,這是華北的最後一仗,打得好,可以減少以後東北戰場的壓力,打得不好,會放跑了大多數日軍,再尋找這樣的殲敵機會,恐怕很難,他哪有心思在武漢燈紅酒綠,觥籌交錯,歌舞昇平。
(未完待續)
第七百二十六章 趕場子
第七百二十六章趕場子
唐秋離在南京主持城市防空戰期間,華北的戰事進行到最後關頭,獨立師各主力兵團,雲集在平津周邊,而華北日軍駐守在滄州的部隊,是最後一個重兵集團,面對獨立師大兵壓境,感覺到了空前的壓力,趁著沒有被截斷後路,龜縮排天津,利用完備的城防工事,據險固守。
日軍華北指揮官的意圖,是與北平相互呼應,成犄角之勢,利用完備的工事固守,吸引獨立師主力於平津周邊,與南下的關東軍部隊會合,進行反包圍,而關東軍南下部隊在山海關一線,對馮繼武的娘子關守備兵團防線的兇猛進攻,正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
唐秋離心急如焚,華北的最後一戰,關係到能否為自己贏得較長一段時間的相對穩定,雖然唐秋生和劉鐵漢,都是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之才,畢竟有歷史的侷限性,若是不趕回去主持大局,任何的紕漏,都會影響到今後戰局的發展,
可這邊的事情也同樣重要,老頭子不離開南京,唐秋離把手伸進江南寧滬杭一帶的打算,就要落空,也不能返回華北,暫且應付一番吧,華北只好暫緩進行決戰,他強忍著心頭的無奈,滿嘴的苦澀,點頭答應到:“那好,秋離絕不會讓武漢各界名流和民眾失望,先去賓館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