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離並不想沿用歐洲人,給雷達使用的名字,他給雷達起了一個地道的中國名字叫“天眼監控系統”,以後的商標,就叫天眼,這完全是中國人自己的發明,註定將要改變世界空戰的格局,它會成為中國人的驕傲。
他給這十名負責去美國送資料的特別衛隊,的戰士交代任務時,鄭重的告訴他們,這些東西,比你們的生命還重要,一旦在去美國的途中,發現無法保證資料安全送到,或者是又其他因素,導致資料有可能丟失,你們必須毀掉這些資料,用你們的生命和軍人的榮譽做保證,保證完成任務。
唐秋離不得不多加小心,他主要防範是瘋狗一樣的日本人人,對於唐秋離和獨立師的一切,日本人都感興趣,難保這次去美國不走漏風聲。
利用僅有的一部外觀粗糙的“天眼”,防空部隊開始了新式的訓練。
沒有靶機,戰士們自己動手,製作了大量的風箏,更有心靈手巧的戰士,把風箏做的就像真的飛機一樣,惟妙惟肖,每天扯動風箏高低起伏,升空下滑,儘量模仿飛機的飛行動作,用土辦法,戰士們很快熟悉了天眼的基本操作要領。
唐秋離又從平津調集大批建築材料,重點在兩個地方建立雷達站。
以定邊市為中心,方圓一百公里的範圍內,建設雷達站,要求是沒有雷達盲區和死角,保證日軍的飛機,在五百公里之外,就被發現,給定邊的防空總隊,充分的準備時間。
定邊是他的寶貝疙瘩心頭肉,那裡不但有部隊,更多的是平民,還有新建設的大量工礦企業,他可不想讓日本人的飛機,一頓狂轟濫炸,把定邊變成一片廢墟和人間地獄。
所以,定邊是重點防空地區,定邊警備司令部防空總隊,為旅級級別,下轄八個防空支隊,把定邊的天空,保護得如同鐵桶一般。
還有就是太行山根據地中心黃崖洞,這是另外一個需要保護的重點目標,中日之戰一旦打響,黃崖洞處在日軍華北駐屯軍航空力量的最佳航程之內,小鬼子的飛機,斷不了經常來光顧這裡,日軍地面打不贏,在天上要撈回來,這裡的空戰,比其他地方都有激烈和頻繁。
好在黃崖洞本身就是一座純粹的兵營,沒有平民,而且都隱藏在山洞裡,小鬼子的飛機,佔不了多大便宜,安排得好,能把日軍在華北的空中力量,消耗殆盡。
以黃崖洞為中心,方圓五十公里範圍內,以地下隱蔽雷達站和車載機動雷達相結合,靈活機動監視來自空中的威脅,這裡比不得定邊,處在和日軍作戰頻繁地區,明目張膽的設立固定雷達站,豈不是給日軍提供活靶子。
黃崖洞的事情告一段落,唐秋離返回北平,那裡還有一大堆政務和軍務等待他處理,這不還擔任著冀察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呢嗎。
獨立師部隊,經過黃崖洞整編和擴充之後,唐秋離現在可謂是實力雄厚,兵強馬壯。
共計有八個步兵旅,四個炮兵旅(不久後,根據實際需要,又重新組建了三個炮兵旅),五個騎兵旅,一個特戰支隊,一個黃崖洞警備旅,一個新兵補充旅,總兵力達到十四萬六千多人。
如果算上二十九軍的部隊,則是七個騎兵旅,十七萬人以上,憑著唐秋離現在的實力,他很有把握,在和日本人開戰之初,就能把華北的日軍主力,全部殲滅於華北大平原上,把日寇侵略全中國的腳步,徹底遏制在華北,不能南下半步。
回到北平之後,唐秋離用了幾天時間,把這一段時日,積攢下來的政務處理完畢,終於有時間和一直留在北平的獨立師調查處處長沈俊,好好談一下當前平津的形勢。
沈俊已經找過他多次,一直沒有時間,坐在唐秋離對面的沈俊,比他離開北平去西安時,消瘦多了,滿臉的疲憊,唐秋離走後,平津兩地的事務,都壓在他一個人的肩上,可想而知他心裡的壓力。
幸虧有二十九軍在平津一帶駐防,日本華北駐屯軍在這段時間比較老實,沒有搞什麼小動作,尤其是二十九軍經過唐秋離的補充後,裝備水平大為改善,重型火力大大加強,無形之中,對日軍形成威懾。
沒有了日本人搗亂,沈俊才能把全部精力,用在平津兩地的治安和情報工作上,建立了覆蓋平津地區的情報網,這是個和獨立師情報處於得水他們的系統,平行的另一套情報系統,唐秋離的目的,就是要有多方獲取情報的渠道,並且可以驗證情報的真偽和價值。
而梅婷自從回到北平之後,堅決要求辭去平津警備司令部稽查處處長一職,唐秋離很惋惜這丫頭在偵破和情報工作上的才華,勸過她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