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形勢不容樂觀,蔣委員長對唐秋離當初頂住壓力,把十四萬部隊留在江南,從而保障了淞滬地區的安全,心存感激。
當初自己很不同意他們留在杭州灣一帶,現在想來,秋離有遠見啊!幸虧他不為流言蜚語所動,否則,江南危矣!想到這些,蔣委員長心存愧疚,對即將北上的蘇魯機動兵團,多方照顧,替唐秋離預發了三個月的軍餉不算,還把裝備純德式火炮的一個加強重炮團,隸屬給唐秋生指揮,並且明確告訴他,這個重炮團,不用歸建,以後就是蘇魯機動兵團的部隊了。
秋生哥的部隊,在調動中,可遠水解不了近渴,十一月五日,就在南線日軍對淞滬地區展開三路進攻的同時,華北的日軍也有了動作。
集結在張家口的二十萬日軍,在坦克的配合下,沿著懷安一線,進入山西境內,一路攻城略地,如入無人之境,目標直指晉東北重鎮大同,在大同東北南洋河南岸的天鎮一帶,與事先佈置在這裡的晉軍主力,趙承綬部隊相遇。
得了閻長官嚴令的趙承綬,指揮部隊拼死抵抗,雙方殺得難解難分,兵力優於日軍的晉軍部隊,以血肉之軀,依託修築好的工事,抗住了日軍一整天聯隊規模的不斷進攻,激戰僅一日,晉軍傷亡超過三萬人,日軍也傷亡兩萬餘人。
與此同時,保定的四十萬日軍傾巢而出,圍攻冀南重鎮石家莊,在石家莊和保定之間的博野、安國一帶,遭到獨立師五個旅部隊的激烈阻擊,激戰一日,日軍傷亡一萬餘人,傍晚,給日軍以重大殺傷的獨立師部隊放棄陣地,往石家莊方向撤退。
在冀西、冀南日軍發動進攻的同時,滄州的三十萬日軍,沿著泊頭、東光、吳橋進攻德州,劉鐵漢的東指部隊,在德州外圍,和日軍先頭部隊展開激戰,雙方互有損傷,以日軍傷亡為重,劉鐵漢打得是硬仗,他的背後就是濟南,後退不得。
十一月五日全天,華北各路要點,均發生大規模戰鬥,戰事激烈,唐秋離的黃河防線,面臨優勢日軍的極大壓力。
在日軍進攻的三個方向上,有兩個方向是由獨立師的部隊承擔抗擊任務,兩個方向,唐秋離的兵力,都遠遠弱於日軍,而日軍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把在華北的獨立師部隊殲滅或者擊潰,最起碼也要趕出平津周圍地區,為大舉南下掃清障礙。
第二日,攻擊大同方向的日軍,進攻更為猛烈,兇猛的炮火,籠罩了晉軍防徵0陣地,炮擊過後,同時展開三個聯隊的兵力,猛攻晉軍前線陣地,一度突破了兩處防禦陣地,在日軍炮火轟擊之下,防守在這裡的晉軍兩個團,傷亡殆盡,大同前線告急。
趙承緩聞訊大驚,立即把手上的預備隊,晉軍八十一師和三十五師投入到戰場,對佔領陣地的日軍展開反突擊,他給兩個師長的命令是,就算剩下一個人,也要奪回陣地,老漢要我的腦袋,我就要你們的腦袋,大家一起死。
趙承綬還算有兵家眼光,知道投入的兵力少,根本無濟於事,他手頭的所有部隊已經都用上了,在趙承綬白勺望遠鏡裡,自己陣地上飄揚的青藥旗,刺痛他的心,日軍已經突破並佔領了三處陣地,接下來,潮水般的日軍,就會順著這些缺口,瘋狂的撲向大同,而大同根本沒有守軍,只有少數地方部隊,所有的主力,已經都在前線。
一旦大同失守,太原的北大門就被開啟了,可怕的後果,讓趙承綬不禁打個冷戰,那時候,不用老漢要自己的腦袋,自己和二十七萬部隊,會被日軍包了餃子,恐怕自己也死無葬身之地。
夕陽漸漸落下山去,長城逐漸隱沒在黑暗之中,從蒙古高原吹來的寒風刺骨,趙承綬的心,就跟這冬夜一樣寒冷,沒有一絲暖氣,日軍已經停止了進攻,鞏固已佔領的陣地,他很明白,機會只有一夜,如果明天太陽昇起的時候,還奪不回失去的陣地,那自己的死期就到了,還有這二十多萬部隊。
成敗就在此一舉,以往,趙承綬沒有打過這麼殘酷的仗,無論是中原大戰還是跟隨老漢打天下,都沒有經歷過這樣一天死傷幾萬人的仗,夜色如磨盤般沉重,壓在他心頭。
兩個師三萬多人的晉軍士兵,齊刷刷的站在寒風中,夜色中,每一雙眼睛都閃閃發亮,說實話,儘管閻長官精於算計,可晉軍士兵是好樣的,三晉大地,不乏尚武精神,因為緊靠蒙古高原的緣故,歷來,不時遭受南下的蒙古騎兵的劫掠,山西民間好武蔚然成風。
趙承綬站在士兵面前,感受到了他們的戰意,心中寬慰許多,身後是一筐筐白花花的現大洋,每個參戰士兵分得五塊兒,這是趙承綬的個人財產,他明白一個道理,地盤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