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完成戰役任務的關東軍第一軍和第二軍,在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的命令下,從兩個方向朝著鐵木辛哥部隊壓過來。
面對幾十萬關東軍部隊,鐵木辛哥被迫將部隊收縮至阿爾謝尼耶夫地區,利用原有的工事頑強抗擊,固守待援,實際上,目前的遠東第二集團軍,已經陷入關東軍的三面合圍之中,背後就是浩瀚的日本海,等待鐵木辛哥的,是絕境。
阿爾謝尼耶夫地區是一片淺丘陵地帶,是蘇聯遠東地區唯一一塊可以利用天然地形和地貌,進行軍事部署的要地,水流湍急的刀畢河,是該地區的天然屏障,ji戰過後,又受到關東軍優勢兵力壓迫的蘇軍退到此處。
鐵木辛哥不愧為軍事大家,第二集團軍組建之初,他就把集團軍司令部設在這裡,看中的就是這裡的地形條件,在中蘇邊境尚未警號頻起的時候,他就命令所屬的部隊,在此地構築了大量防禦工事。
經過蘇軍士兵幾周的完善,阿爾謝尼耶夫地區已經變成了一個明碉暗堡密佈,野戰工事與防禦工事,由各種jiāo通壕相連線的防禦重點地區,退下來的二十幾萬蘇軍士兵,應該感謝他們的司令員鐵木辛哥同志,否則,第二集團軍現在的處境,就是覆亡。
九月十五日,多達四十餘萬的關東軍,已經將鐵木辛哥的遠東第二集團軍二十三萬左右的部隊,緊緊包圍在阿爾謝尼耶夫地區,關東軍對蘇軍的合圍已經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