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22部分

七十五章 想撤,也不容易

蘇聯遠東方面軍司令員兼遠東地區蘇軍部隊總指揮朱可夫大將,是個非常非常具有戰略眼光的將軍,對於戰爭,有著野獸般的直覺,對於戰場局勢的把握,也頗有見地,是蘇軍高階將領之中,難得的指揮人才。

朱可夫的擔憂,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外蒙古方面軍的華西列夫斯基大將,基爾加寧大將的話,勾起了他心頭的憂慮。

外蒙古戰場和遠東戰場絕不一樣,日本關東軍經過自己指揮四百多萬部隊的兩日打擊,就剩下半口氣兒了,有了突圍的機會,宛若撈到一根救命的稻草,還不暗呼慶幸,奪路而逃,哪敢糾纏,就算察覺圍攻他們的遠東部隊,撤離戰場的意圖,也沒有那個能力,反過來咬一口。

從戰場的態勢來說,日本關東軍傷亡慘重,被包圍了十餘天,已經失去了進攻的能力,況且,自己部署的後手,遠東方面軍的部隊,攆著進攻兩天,將關東軍所有反撲的可能,都扼殺在萌芽之中,抓緊逃回滿洲養傷,才是日本人最想做的事情!

而外蒙古戰場的局勢,就要風雲詭詐得多,何況,華西列夫斯基面對的對手,是唐秋離,那個讓自己成了俘虜的中國人,他的部隊,毫髮無損,說不定在養精蓄銳,如同躲在暗處的毒蛇一樣,看準機會,撲出來,將致命的毒液,注射到外蒙古方面軍的身體裡,以那個中國人妖孽般的軍事才能,他能做的到!

外蒙古方面軍在進軍的途中,接連兩次遭到唐秋離的打擊,損失了二十餘萬的兵力,華西列夫斯基已經被激怒的失去了理智。佔領了一座空城庫倫,獨立師二十幾萬部隊,神秘消失,他們去了哪裡?

塞音山達?朱可夫並不相信,唐秋離會將部隊,集中在塞音山達,等著和外蒙古方面軍一百多萬部隊,硬碰硬的打上一場,這不是那個中國人的指揮風格,朱可夫堅信。獨立師的主力部隊,就在外蒙古方面軍周圍,用陰狠的眼睛,注視著華西列夫斯基的一舉一動,等待機會。

外蒙古方面軍南下塞音山達途中。唐秋離只出動了航空兵,進行狂轟濫炸。他的地面部隊呢?按照正常的戰場情況。外蒙古方面軍在南下的途中,應該遭到獨立師部隊的不斷阻擊,可是,沒有,每天只是數不清的炸彈,從空中傾瀉而下。遲滯、疲憊還是消耗,都有可能,唐秋離是利用航空兵,為自己的陰謀創造機會。

說不定。塞音山達,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陷阱,自己在第一次外蒙古戰爭之中,何嘗不是如此,本來以為,一路高歌猛進,忽然間,就落入優勢的獨立師部隊包圍之中,那是自己內心永久的痛楚。

因為自己和華西列夫斯基,各自擔任一個獨立的進攻方向,朱可夫儘管心裡有諸多的疑惑,也不好發電報提醒華西列夫斯基,非但沒有半點兒好處,反而有越權之嫌,更會令人反感,給人以指手畫腳的厭惡,既不見喜與華西列夫斯基,也會引起斯大林同志的猜疑,兩邊兒不討好的事情。

現在,面臨在東方的部隊,全線撤離的不利情況,唐秋離能輕易的讓外蒙古方面軍安然撤走,別人相信,朱可夫絕對不相信,除非,除非華西列夫斯基的部署,讓唐秋離覺得無機可乘,否則,外蒙古方面軍很可能走不了,或者說,不能順利的撤離。

但是,看現在華西列夫斯基的 部署顯然不是那麼回事兒,一百多萬部隊,拉成一道長蛇陣,分成三個梯隊,每部分兵力不過四十餘萬人,首尾相距七八百公里遠,不是給唐秋離以各個擊破的機會嗎?

如果華西列夫斯基,將部隊都集中在一起,齊頭並進,朱可夫大可不必擔心這些,唐秋離的胃口再大,手段再狡猾,也無法一口吃下外蒙古方面軍一百多萬部隊,正是因為華西列夫斯基這樣的部署,才令人不安和擔心。

這些想法,在朱可夫的心裡,憋了很長時間,他不能對任何人說,即使是面對基爾加寧大將,也不能說,自己與華西列夫斯基,可沒有那麼深厚的私交,兩人的關係,算不上和睦,倒有些互不服氣,爭風吃醋的意思,當然嗎,這是華西列夫斯基的看法,朱可夫自己,不屑為之!

發一封提醒的電報,是顯得自己比華西列夫斯基高明?還是儼然以東方地區蘇軍最高指揮官的身份自居?其他人會怎麼看,斯大林同志會怎麼想?華西列夫斯基不買賬是肯定的,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何苦來哉!一時間,堅強如朱可夫,也覺得心灰意冷。

送走基爾加寧大將,朱可夫看著黑沉沉的夜空,層雲遮蓋住了繁星,強勁的晚風,絲毫沒有帶來春天的氣息,依舊刺骨的寒冷,他裹緊軍大衣,一陣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