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一百多輛裝甲車和卡車。
蘇軍軍官們,還在為如何向軍長謝爾蓋耶夫少將,報告損失情況的時候,一個更加令他們震驚的噩耗傳來,旅長兼旅政治委員尼古拉格斯基上校,陣亡了,是被中國騎兵的馬刀,砍死的,整個腦袋,只有少半邊兒連在脖子上,死狀極慘,極為不雅,被士兵們發現的時候,旅長同志是成嘴啃泥的姿勢,身體已經僵硬。
負責掩埋屍體計程車兵,是從旅長同志的肩章上,辨別出他的身份的,不敢輕舉妄動,保持旅長同志,英勇犧牲前的姿勢,飛跑過來,報告這個,對於裝甲旅倖存下來的這些軍官們來說,不亞於晴天霹靂的訊息。
裝甲旅死了誰都行,哪怕是大半個家底兒,等折騰光了,也沒多大問題,但是,死了旅長兼政治委員尼古拉格斯基同志,對於還活著的軍官們來說,那就是滅頂之災,搞不好,所有人要一起陪葬。
在裝甲旅,尼古拉格斯基同志特殊的身份,不是個秘密,光是軍區肅反委員會重要成員之一,這個身份,就能在外高加索軍區橫著走,加上是軍區司令員同志,親自批准到裝甲旅擔任軍政主官,雙重身份加在一起,足以讓以旅參謀長弗拉基米爾中校,為首的倖存軍官們,噤若寒蟬,後腦勺子冒涼風。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第一千八百零三章 難寫的戰況報告
遭到突然佟巴圖第二旅襲擊的裝甲旅,目前最急需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向第三軍軍部報告這個訊息,既能解釋尼古拉格斯基旅長陣亡的原因,又不把自己牽扯進去,為這傢伙陪葬。
所有的營級以上倖存軍官會議,開了足有四個多小時,最後,取得了一致意見,由目前職務和軍銜都最高的旅參謀長,弗拉基米爾同志執筆,給軍部寫報告,至於繼續追擊撤退的獨立師騎兵一事,早就拋在腦後了,顧命還來不及呢,再說了,誰知道繼續追擊下去,還會發生什麼,保不準中國人再來這一手,裝甲旅可就是全軍覆沒的結局了。
“軍部並轉軍長謝爾蓋耶夫同志,我裝甲旅在追擊撤退的中國騎兵部隊途中,於哈布多爾地區,遭到獨立師軍隊優勢兵力的伏擊,敵軍出動了大批的坦克和火炮,在戰鬥中,旅長兼旅政治委員尼古拉格斯基同志,作戰勇敢,指揮若定,指揮全旅與伏擊的敵軍,展開激烈的戰鬥。”
“在戰鬥過程中,尼古拉格斯基同志,親自指揮第一裝甲營,向敵軍陣地發起猛烈突擊,不幸的是,敵軍的炮彈,擊中了旅長的裝甲車,旅長以及裝甲車乘員共計五人,光榮犧牲,我全旅紅軍戰士,被旅長同志英勇的行為所激勵,更為旅長同志的犧牲而悲痛,爆發出前所未有的戰鬥力和戰鬥精神。”
“經過四個多小時的激戰,我裝甲旅擊退了大獨立師的伏擊部隊,並大量殺傷中國士兵,但是,我旅也為此付出沉重的傷亡和損失,共計陣亡軍官和戰士。一千八百餘人,損毀裝甲車和卡車一百餘輛,鑑於我部人員和裝備損失嚴重,停止了繼續追擊南逃的獨立師騎兵,在伊爾庫茨克以南六十公里之哈布多爾地區休整,下一步如何行動,急盼軍部命令!旅參謀長弗拉基米爾中校。”
這就是給第三軍軍長謝爾蓋耶夫少將的戰況彙報,為了這份不過幾百字的報告,弗拉基米爾同志,累死了不知道多少腦細胞。嘔心瀝血,數易其稿,既要表現出旅長尼古拉格斯基同志,英勇作戰的偉大形象,還要突出戰鬥的激烈程度。紅軍戰士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勇敢作戰的舉動。也要說明部隊的傷亡和損失情況。否則,無法體現戰鬥的激烈程度。
電報發出去之後,就是等待,等待軍部最後的裁決,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弗拉基米爾參謀長,也豁出去了,拿出憑天由命的態度。
謝爾蓋耶夫軍長,回電的速度很快。不到一個小時,一封短暫的電報,就發到裝甲旅,“軍屬裝甲旅參謀長弗拉基米爾中校,軍部已經獲悉尼古拉格斯基同志不幸犧牲的訊息,現處理意見如下,一、將尼古拉格斯基同志的遺體,火速送回伊爾庫茨克城,二、旅參謀長以及下屬的六個裝甲營營長,解除現有職務,暫時代理各自職務,指揮部隊撤回伊爾庫茨克。”
“三、部隊撤回伊爾庫茨克之後,該旅所有上尉級別以上軍官,全部接受軍區肅反委員會的審查,以查明尼古拉格斯基同志,真正的死因,此命令,第三軍軍長謝爾蓋耶夫少將。”
這是在裝甲旅所有軍官意料之中的事情,身份和背景都不簡單的尼古拉格斯基旅長犧牲了,不可能什麼事情都沒有,就放過大家,但是,軍長同志的命令第一條,卻出了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