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00部分

中在亞洲部分,四個方面軍幾百萬部隊,也不存在必須返回歐洲戰場的迫切問題了。

那麼,眼前的所有被動,還存在嗎?答案是肯定的,所有的被動和困難,都會迎刃而解,雖然遷都,將蘇聯的國力,轉移到寒冷的西伯利亞,不是自己的首選,但當歐洲戰場敗局無法挽回的時候,也不得不選擇。

但現在問題的關鍵是,只要與唐秋離談判達成協議,他的部隊,就不會干擾蘇軍的所有行動,日軍的阻擊線,會很快被突破,遠東方面軍也會脫圍,三個方面軍部隊合兵一處,遠東地區的日軍,是奈何不得的,再加上華西列夫斯基的部隊,是個方面軍幾百萬精銳軍隊,加入到歐洲方向,擊退德軍的進攻,並非不可能的事情。

正因為有了希望,斯大林不會孤注一擲,但他並不感謝唐秋離,沒有以歐亞天然分界線烏拉爾山脈為界,將蘇聯亞洲部分的領土,一口吞下,將自己和蘇聯,逼到絕路上,但這並不是他良心發現,而是另外的一個陰謀,雖然是什麼陰謀,目前的斯大林還無從判斷,但他可以肯定,那個貪婪成性的中國人唐秋離,不會有這樣的善心。

想到唐秋離,斯大林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起來,他認為,今天這一切,都是唐秋離所造成的,但斯大林忘記了,正因為自己的貪婪和自大,才會對東方用兵,同時向兩方勢力出手,才導致現在的局面,不過,習慣佔便宜的斯大林,不會這樣考慮,他只會認為,目前蘇聯的所有困境,都是因為唐秋離一個人所造成的。

斯大林暗自下了狠心,一旦蘇聯緩過這口氣兒來,第一個要幹掉的,就是唐秋離,甚至,可以打進中國內地,黑暗之中,傳來令人毛骨悚然的咬牙聲。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第兩千二百零九章 刺刀下的協議

斑駁光線之中,愈發顯得黑沉沉的辦公室內,斯大林將自己埋在這無邊的黑暗之中,如同一匹受傷的老狼,在暗自咬牙,他恨,恨唐秋離,恨這個將蘇聯至於滅國危險邊緣的中國人,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恨過,雖然一直就對那個唐秋離,欠缺好感。

斯大林現在有些後悔,當初對東方用兵的時候,不應該分成兩個拳頭打人,放棄於日本作戰,而是應該集中所有的兵力,先把唐秋離在外蒙古地區的實力滅掉,然後,兵進內蒙古乃至中國的華北地區,這樣的話,戰爭就在中國境內進行,而不是現在的戰場在遠東和外蒙古。

但他絕不後悔對唐秋離用兵,自從這個中國人在第一次外蒙古戰爭之中,讓蘇聯大敗而丟盡了臉面之後,他就意識到,此人早晚是蘇聯的大敵,不幸而言中了,唐秋離不但是蘇聯的大敵,還是將蘇聯逼到絕境邊緣的幕後推手,當初,無論是日本的人勢力還是唐秋離的勢力,都不少是什麼夠分量的對手。

那知道,戰局的發展,竟然到了今天的地步,如果不是那個法西斯頭子希特勒,突然進攻蘇聯,現在的東方戰場,早就風平浪靜,日本人和唐秋離的勢力,灰飛煙滅了,如果說,斯大林最恨的兩個人,那就是德國元首希特勒,獨立師首腦唐秋離,兩個人在斯大林心中的恨意,並駕齊驅,不分高下。

不過,眼下迫切需要解決的,是來自德國人的威脅,等這個威脅解除之後,斯大林發誓。不惜與唐秋離打一場國戰,也要讓這個自己恨得咬牙切齒的中國人,灰飛煙滅,割讓出去的亞洲部分領土,不過是暫時寄存在那個中國人手裡罷了,談判協議算個屁,不過是一紙文書罷了,向來是強者手裡的道具。

“擊退德國人之後,給自己和蘇聯十幾年的時間,鹿死誰手未必可知呢?不但要收回今日割讓之領土。還要讓蘇聯士兵的腳步,走到東亞土地的盡頭!”斯大林這樣寬慰也鼓勵自己,眼前的容忍和讓步,不過是為了以後的報復,那個中國人。將會承受整個蘇聯的怒火。

斯大林考慮到不可謂不深遠,不過。他的反應。大致在唐秋離的判斷範圍之內,兩世為人的唐秋離,怎麼可能給斯大林留下,養好傷疤之後,報復自己的機會?

如果不是為了在德國和自己的勢力範圍之間,留下一個緩衝地帶。唐秋離對待蘇聯的做法,就是讓這個侵略和擴張意識,滲透進骨子裡的國家,徹底消亡。

可以這樣說。從唐秋離在柏林,給希特勒修正“巴巴羅薩計劃”之時,蘇聯的命運就已經註定,找未來德國和唐秋離勢力範圍夾縫之中的蘇聯,如果那時候,還稱作蘇聯的話,永遠不會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了,希特勒不允許,唐秋離也不會給斯大林機會,最後的可能,就是在今後漫長的歲月侵蝕下,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