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讓老子用直屬兵團。這二十多萬精兵強將,和斯大林好好的玩兒一把!”坐在顛簸的裝甲指揮車上。他惡狠狠的想到。
一九四二年三月上旬。經過多方努力,集結在烏拉爾山脈以西各集結地的蘇軍部隊,已經達到了二百餘萬人,蘇聯外蒙古方面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華西列夫斯基大將,於三月七日上午,乘坐專機抵達葉卡捷琳堡。方面軍司令部也隨即成立。
抵達葉卡捷琳堡的當天晚上,華西列夫斯基大將,即召開了師級方面軍以上指揮官參加的,第一次作戰會議。對於他來說,此次赴任,帶著滿滿的信心和必勝的信念。
軍政一肩挑,司令員和政治委員都是一個人,手握一百六十萬重兵,在外蒙古方面軍裡,可謂是一言九鼎,沒有人挑戰自己的權威,當然,大將同志也是蘇聯紅軍高階指揮官之中,一名久經戰陣的驍將,自然有自己的指揮風格。
因此,在作戰會議上,華西列夫斯基大將,表現的極為專斷,“同志們,此次總參謀部任命我擔任方面軍司令員,指揮部隊進行對中國人唐秋離部隊的作戰任務,臨行前,在政治局會議上,斯大林同志已經確定了對獨立師部隊的作戰方針,下面,我就具體戰役部署講一下!”
底下幾百名蘇軍將領,有集團軍司令員,軍師級指揮官,均是一愣,“怎麼?這就開始進行戰役部署了?未免太急躁了吧?連戰前會議都不召開,各部隊剛剛到達集結地,對當地的情況,幾乎是兩眼一抹黑,再者,外蒙古方面軍編成內的各個集團軍,來自不同的軍區和方面軍,彼此之間還不熟悉,基本上,各個集團軍司令員之間,連姓名都不知道,打起仗來,怎麼進行配合?”
“在原來的部隊裡,各自有不同的打法和作戰方式,互相熟悉,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過程,難道,司令員同志,連這點兒基本常識都不懂?”一連串的問號,盤旋在這些蘇軍將領們的腦海裡面。
不過,人家張口就搬出了斯大林同志,得,還是出耳朵聽著吧,反正,一百多萬部隊,怎麼打都有道理。
華西列夫斯基大將接著說道:“對外蒙古地區,唐秋離的獨立師部隊,發起進攻的時間,定為三月十日凌晨六時整,方面軍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集團軍,共計五十五萬人的兵力,作為先頭部隊,分為五路,翻過烏拉爾山脈,最先發起進攻,先頭部隊必須在三月十二日凌晨六時之前,佔領米努辛斯克。”
“提醒五位集團軍司令員注意,留給你們的時間,只有四十八個小時,也就意味著,兩天兩夜的時間,要拿下米努辛斯克,根據空軍的偵察報告,獨立師主力部隊,均集中在米努辛斯克一線,準備阻擊我軍,空軍將出動一千五百架戰鬥機,八百架轟炸機,配合先頭部隊的進攻。”
“其餘的集團軍,為第二梯隊,由我親自指揮,繞開米努辛斯克戰場,經唐努山山脈進入外蒙古西部地區,而後,迅速攻佔烏蘭固本、烏里雅蘇臺、車車爾勒格、哈達桑,直取庫倫,預計在三月二十日左右,即可對庫倫發起總攻,爭取利用三天的時間,拿下庫倫,從而結束外蒙古戰役,各位同志,有什麼不同的意見嗎?”
沒意見才見鬼呢,五個集團軍協同作戰,進攻在米努辛斯克一線的獨立師主力部隊,這沒問題,情報機關提供的情報表明,所謂的獨立師主力部隊,不過是一個兵團,二十幾萬人而已,自己出動一倍以上的部隊,肯定能拿下米努辛斯克,殲滅或者是重創獨立師部隊,也是沒有什麼懸念的結果,但是,時間限定的也太苛刻了吧?
從部隊現在的集結地,到米努辛斯克,就是不打仗,光花在行軍上的時間,就得三十多個小時以上,剩下十多個小時,要一舉消滅或者是重創二十幾萬獨立師部隊,這可能嗎?
就算殺二十幾萬只雞,也得相當長的時間,何況,是兩次擊敗蘇聯軍隊,把一百多萬紅軍士兵,葬身在外蒙古大草原的精銳之師,驍勇善戰的獨立師部隊。
還有,透過烏拉爾山脈,進入東方,只有那麼兩條路可走,五十多萬部隊,就指望著兩條勉強稱之為公路的道路,沒有三天以上的時間,這麼多的部隊,根本過不完,除非,一個集團軍先行出發,如此一來,在兵力對比上,反而處於劣勢,弄不好,會挨唐秋離的重重一擊。
一個資深的集團軍司令員,覺得自己是老資格,有必要提醒華西列夫斯基司令員一下,站起身說道:“方面軍司令員同志,對於您的戰役部署,我沒有任何意見,但是,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部署部隊,擺在我們面前最大的困難,不是米努辛斯克的中**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