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半天,才緩過勁兒來。
睜開渾濁的眼睛,斯大林直勾勾的看著屋頂,用近乎夢囈般的語氣,喃喃道:“讓他成功了,那個該死的中國人唐秋離,幫助希特勒毀掉了蘇聯,現在又滅亡了日本,我不甘心啊……”
中國大西南,國民政府戰時首都重慶,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官邸,聚集著很多國民政府黨政軍大佬們,除了一些唐秋離熟悉的面孔之外,還有一些新面孔,都是近十年來,蔣委員長在大西南休養生息之後,培養起來的黨政軍後起之秀,文官一身板板整整的中山裝,肅穆而莊嚴,武將一身戎裝,軍容整齊。
無一例外地,這些中央軍系統的後起之秀,一個個都帶著志得意滿的驕橫之態,他們與見識過唐秋離狠辣手段,切身體會到他的能力和實力的老一輩兒文官武將不同,不會對那位遠在海外的唐副委員長,有什麼敬畏之心,如果不是接到委員長侍從室的命令,到這裡來聽日本無條件投降詔書,他們不會有心情跟這些老朽們打交道。
幾年的時間,蔣委員長也見蒼老了,愈發的清瘦,卻顯得更加冷峻和威嚴,桌上放著一杯清水,閉著眼睛,聽著收音機裡,傳來日本天皇裕仁那帶著哭腔的動靜,表面上沉靜如水,內心裡則是驚濤駭浪。
從幾年前開始,蔣委員長就沒有了打壓唐秋離的想法,那個從東北白山黑水走出來的年輕人,羽翼豐滿,早就不是當初投靠自己門下的毛頭小子,軍事實力和政治實力,遠遠超過自己,根本打壓不住,索性便斷了這門心思,也省得自討苦吃。
幸好,蔣委員長在自知無法打壓唐秋離之後,採取了捧高的策略,給他最大的權力,讓那個野心勃勃的年輕人,帶著他的驕兵悍將,在民國疆域之外征伐,斷了在國內跟自己爭雄的心思。
蔣委員長很是非常感謝自己的首席智囊張群,不是他出此妙策,現在的中華民國,就是兩雄爭霸的局面,捫心自問,無論是軍事還是政治,蔣委員長爭不過唐秋離。
唐秋離帶兵在海外打得越好,戰果越輝煌,納入囊中的土地越多,蔣委員長心裡越舒服,越落底,隨著獨立師部隊在海外作戰的範圍越來越大,蔣委員長似乎司空見慣,也不再十分感興趣了,偶爾聽到什麼訊息,也感覺似乎距離自己太過遙遠,關係不大,不影響自己在國內經營軍力和政治勢力。
但是,日本無條件向中國政府投降,這件事,蔣委員長必須高度關注,因為這代表著一個改變世界格局的大事件發生了,蔣委員長需要知道,唐秋離佔領了日本全境,把日本滅國之後,下一步還要幹什麼?
蔣委員長也需要知道,部下們對此大事件持有何種心思,再有,就是想聽聽,部下們的建議,國民政府對此應該拿出什麼態度?他內心裡,最不希望看到,也最憂慮的,是唐秋離挾蕩平日本之餘威,回到國內,壓力太大了!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第三千二百七十六章 國府心態
收音機裡,已經沒了日本天皇裕仁的聲音,蔣委員長睜開眼睛,掃視了一眼文臣武將們,語氣淡得跟白開水似的,道:“你們已經聽到了,日本人戰敗了,不知道諸位對此有什麼想法?”
這個問題的含義太廣泛,包含了太多的內容,無論從哪方面談起,都是一篇大文章,牽扯到方方面面,那些跟隨蔣委員長多年的老人兒們,自然知道老頭子的心思,但一時間也不好開口,最先說話的人,是破題,如果破題切中要害果然好,大大的露臉一把。
但一個不好,角度錯誤,自己就被動了,露臉不成變打臉,若想把握住破題的角度,非常之難,國民政府兩大巨頭暗中角力,大員們都是宦海沉浮的老手,見慣了風雨,豈能不知道千言萬言,莫如不言的道理。
會議室內,一時間沉默下來,按照常理來說,日本是中國的死敵,百餘年來的世仇,現在滅國了,而且還是滅在中國人之手,任何一箇中國人都應該激動萬分,即便是在不苟言笑的蔣委員仗面前要矜持,不跳起來歡呼,至少應該心情激盪。
但是,滿屋子的國民政府黨政軍大員們,都罕見的保持了沉默,即便是有些心情激動的人,恨不得馬上歡呼,在這種場合下,也收斂了心情,表面上平靜如水,尤其是那些老人兒們,可是知道老頭子平淡如水的話裡,包含的深意。
有耐不住寂寞的,中央軍新編第五軍軍長。也是這幾年來,蔣委員長悉心栽培的軍界後起之秀。年紀不到四十歲,掛著陸軍中將軍銜的劉鼎夫。最先站起身來發言,語氣之中,不乏軍人的直爽,但更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