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的地形,哪裡有一道海拔兩千多米的山脈,為北海道唯一的山脈地區,地形複雜,可以阻擊我軍的推進,不過,也無法抵擋我們的炮火覆蓋,左右不過巴掌大的地方,小鬼子還能耍出什麼花招來?”
“根據情報表明,北海道日軍防禦兵力為四十餘萬人,不可能都集中到旭川一線山區,豈不是給了我們一鍋端的機會?再者,地形條件所限,兵力根本施展不開啊?”
孫振邦的腦子裡,因為無法判斷,日軍棄守稚內灘頭陣地的真實意圖,便索性不去想了,說道:“袁司令,咱們不管小鬼子耍什麼陰謀詭計,見招拆招罷了,還是按照預定的作戰計劃,對枝幸、音威子府、天鹽、旭川等地發起攻擊!”
孫振邦和袁景豪還真猜對了,日本北海道防衛區總部司令官加瀨正賀中將,壓根兒就沒打算在稚內一線的灘頭陣地,與獨立師部隊血拼,他自己也清楚,稚內一帶,沒有堅固的防禦體系,沒有可以依託的地形條件,無論放上多少兵力,也架不住支那部隊的炮火轟擊。
所以,加瀨中將便索性放棄稚內一帶的灘頭陣地,收縮兵力在北海道中部地區,只有把支那部隊放進來,才能實施全民皆兵、不惜玉碎的戰術,事實證明,他的決策是相當英明的,部署在稚內一線灘頭陣地的一個乙等師團一萬三千餘人,在幾個小時之內,便全員玉碎了。
至於旭川一帶的山區,加瀨中將也沒有把主意打到哪裡,雖然有海拔兩千多米的山脈可以利用,但地形太狹窄,一次只能部署兩個師團四萬餘人的兵力,連個縱深都沒有,還不是支那獨立師炮兵和轟炸機的靶子?
既然是全員玉碎,把整個北海道的帝國子民,都當成帝國士兵,加瀨中將也做了充分的準備,到任伊始,便組建了二十多個旅團編制的武裝平民部隊,大日本帝國的北海道地區,真正的做到了全民皆兵,連婦女和少年都配發了槍支和炸藥,並下達了嚴格又殘酷的命令。
這道命令,透過廣播電臺和報紙以及散發的傳單,讓北海道的日本人,盡人皆知,“凡是帝國北海道之子民,均有抵抗支那侵略軍的責任和義務,我加瀨正賀中將,以帝國北海道防衛區總部司令官的名義命令你們,一旦接到命令,便需要義無反顧的奮勇殺敵,用你們的血肉之軀,與敵人同歸於盡,凡是接到命令畏縮不前者,就地槍斃!”
為了嚴格監督平民執行自己的命令,加瀨中將特別組建了幾千支執法隊,專門負責監督命令執行和處決動搖分子的任務,可以這麼說,在每個中隊級別的武裝平民部隊後面,都有一個執法隊在監督,北海道的日本人,不是於獨立師士兵同歸於盡,就是被執法隊當場槍斃,沒得選!
這些一個個必須死的武裝平民,分佈在城鎮和鄉村,以及獨立師部隊推進的每一條路線上,而四十餘萬日軍士兵,則是集中在札幌一線,準備在獨立師部隊遭到武裝平民大量殺傷、士氣低落、軍心動搖之時,發起全線反擊。
加瀨中將打算用幾十萬平民炮灰,換取支那獨立師部隊三分之一的傷亡,他等著支那士兵在北海道登陸,而孫振邦和袁景豪指揮的右翼進攻集團所部,正在按照加瀨中將的預計,發起了進攻。
(未完待續)(未完待續……)
第三千二百三十三章 路邊的冷槍
日本北海道戰場面積狹窄的現實,同樣困擾著獨立師右翼進攻集團,六十五萬人的兵力,不可能在戰場上全面鋪開,孫振邦和袁景豪商議之後,重新調整兵力部署,將外蒙古野戰兵團和華北野戰兵團,分成五個梯隊,第五梯隊四個旅鞏固並防守登陸場,其餘四個梯隊,按照先後順序,依次往札幌方向推進,各個梯隊間隔三十公里。
袁景豪指揮華北野戰兵團十二個機械化步兵旅,八個坦克旅以及八個炮兵旅,作為先頭部隊,分別向枝幸、音威子府、天鹽、旭川等地,發起進攻。
袁景豪親自指揮華北野戰兵團第一旅至第三旅三個旅的兵力,以及坦克第一旅和第二旅,兵團所屬炮兵第一旅和第二旅,開始往旭川方向攻擊前進。
在通往札幌途中,必須攻佔的四個目標之中,旭川是最主要的目標,其他的三個目標,則是交給了其餘的部隊,五萬餘人的機械化部隊,快速往旭川方向撲去。
四個多小時之後,便抵達了距離旭川不到一百公里的區域,沿途行軍出乎意料之外的順利,既沒有日軍部隊沿途進行阻擊,所經之處的橋樑和道路,均沒有遭到破壞,與其說是部隊在緊急行軍,倒不如說是跟長途旅行差不多。
幾萬人的部隊,數千輛卡車和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