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邦反倒是不大著急了,實際上,就是著急也沒什麼好辦法,北海道地區的地形狹窄,戰場空間容量有限,右翼進攻集團六十五萬兵力,根本無法全面展開,就是袁景豪自己指揮的十五萬先頭部隊,在他看來,都是兵力使用太多。
狹窄的地形條件和戰場空間,也極大的束縛了獨立師兩員戰將的手腳,獨立師各個兵團司令官們,都是打了多少年仗的老手,又都在師長唐秋離的軍事指揮思想薰陶下多年,什麼兩翼包抄、什麼中間穿插、什麼大迂迴、什麼戰場分割、各個擊破戰術、什麼裝甲叢集兩翼突擊等等戰術,爛熟於心。
但這些戰術手段,在北海道都行不通,比如兩翼迂迴包抄,根本行不通,小鬼子的防線橫貫北海道,兩翼包抄只能走大海了,所以,擺在孫振邦和袁景豪面前的打法,只有一個,正面硬撼,一線平推攻擊。
袁景豪把指揮部設在巖見澤之後的第二天,孫振邦命令後續梯隊停止前進,就地休整,分出部分兵力佔領其他地區,清剿還沒有放下武器的日本武裝平民,他自己則是急不可耐的帶著兵團指揮部,驅車數百公里趕到了巖見澤。
兩個人碰面兒一商量,又趴在軍事地圖上好一陣研究,最後得出結論,從巖見澤向札幌發起進攻,戰場空間一次性最多能使用六個旅不到十萬人的兵力,多了部隊擺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