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是僅有工業實力。所無法彌補的。
儘管依託戰爭動員法案,美國國防部後備兵役局在全國範圍內,強行徵召民間飛行人員,加入到美軍陸航部隊,但補充的飛行員數量,遠遠跟不上空戰之中陣亡的飛行員消耗的數量,而這種消耗是每天都存在的。
很多美軍陸航戰鬥機聯隊。接到命令,起飛迎戰日軍混合機群之後,等返航的時候。地勤人員們悲哀的發現,又少了很多熟悉的面孔,那些美利堅勇敢的小夥子們,再也沒有能夠飛回來!
沮喪和不安的情緒。在美國陸軍航空兵各個部隊之中蔓延。而美國國內輿論和軍隊高層內部,對陸航司令官布倫南中將,指揮能力的質疑之聲,也不斷響起,最大的質疑是,“美國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為什麼還沒有遏制住日本人的轟炸,付出幾千名美國小夥子生命的代價。就改變不了西海岸的戰況嗎?”
面對日本人和國內雙重壓力的布倫南中將,日夜焦慮。憂心如焚,他已經使用了現階段所有可以使用的戰術,利用本土作戰的優勢,力圖挽回被動局面,但是,每一次空戰的結果,都令他備受打擊,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向戰時最高司令部,請求援兵,繼續使用拼消耗的打法!
美國戰時最高司令部,根本不可能把美軍之中,所有的戰鬥機飛行員,都調給陸軍航空兵,在墨西哥邊境線,還有另外一隻猛虎——德國人,那是一支不斷添膘加肉的猛虎。
從八月份開始,隨著第三批德軍部隊,在南美大陸上岸,使陳兵於墨西哥南部邊境線的德軍數量,猛增到了一百二十餘萬人,作戰飛機三千餘架,各種型別的主戰坦克,兩千五百餘輛,自行火炮和各種口徑的火炮,達到了一萬餘門,第四批德軍部隊,也正在德國境內集結之中!
看希特勒的架勢,完全的擺出了動用龐大兵力,一舉摧毀美國的意圖,而且,這種意圖毫不掩飾,在往南美大陸調兵遣將的同時,德軍駐南美部隊最高指揮官的人選,也做了調整。
原司令官史提芬斯中將,奉調回國,德國國防軍駐西歐的“A”集團軍群司令官隆美爾上將,接替史提芬斯中將的職務,出任德國國防軍南美集團軍群司令官一職。
這位在德國進行的橫掃歐洲大陸戰爭之中,大放異彩的將軍,最著名的軍事理論,就是“進攻是最好的防守!”隆美爾的確可以稱得上是歷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場上的名將之一,指揮風格多變,狡詐機智,善於發現敵軍的弱點,出手則是雷霆一擊,更慣於使用強大的炮兵火力。
顯然,德國元首希特勒,把德軍之中最著名的悍將加自己愛將隆美爾調到南美,是不想給美國人一點兒翻身的機會,更希望對美戰爭,不打成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在隆美爾上將奉調去南美之前,希特勒在帝國國會大廈大會議廳,召開了隆重的晉升軍銜儀式,這個儀式,只是為隆美爾一個人準備的。
當希特勒將金光閃閃的德國元帥權杖,交到隆美爾手裡的時候,大會議廳內,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參加會議的全體德國黨政軍大員們,自覺起立,可勁兒的鼓掌,德國“戰神”隆美爾,成為德國國防軍中,若干名元帥之中的一員,登上了軍人榮譽的巔峰。
當掌聲平息下來之後,希特勒滿臉笑容的看著自己的心腹愛將,語氣平淡但卻堅定的說道:“隆美爾,我把德國南美集團軍群**給你了,希望你給德國人民帶回來北美大陸的地圖!”
希特勒是個極其善於製造氣氛的人,簡單的幾句話,就讓會場內,包括隆美爾元帥在內的所有德軍高階將領們,心裡燃燒起了熊熊火焰,恨不得取代隆美爾元帥,自己去北美大陸建功立業!
除了強大的陸軍和空軍兵力,集結在南美和中美洲大陸之外,德國海軍司令官鄧尼茨上將,也不甘心在即將發起的對美戰爭之中,讓陸軍和空軍雙雙大放異彩,而海軍做冷板凳,他調集了兩支包括十艘航母在內的強大艦隊,陳兵於加勒比海周邊幾大港口,對美國東海岸一帶,形成了巨大的威脅。
與空軍和陸軍相比,德國海軍不算強大,並且,德軍高層內部對於海軍建設,不算太重視,在海軍方面的投入,遠遠少於陸軍和空軍,就拿艦隊軍艦數量和噸位,以及航母艦載機來說,甚至比日本人的都要落後。
造成這樣的惡果,前德國空軍總司令官、帝國元帥諾爾曼?戈林功不可沒,這位被唐秋離秘密訪問德國期間,一槍挑落馬下的前帝國元帥,有一句臭名昭著的名言,“凡是在德意志帝國境內以及佔領區,空中飛行的東西,都屬於帝國空軍的!”更為荒唐的是,他為了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