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才沒有趕在東線的一零七師團前面,這讓自認為是大日本帝國“皇軍之花”素來高傲的關東軍將領,心裡非常不舒服,在此次收復遼東半島戰役之中,關東軍部隊就被當成是配角。
這讓素來自認為高人一等的關東軍將領,心裡不舒服到了極點,東西兩路進攻部隊,都是師團建制,只有在中路的關東軍部隊,番號為不倫不類的第一和第二支隊,在帝國陸軍的編制之中,稱之為支隊的,都是臨時編組的部隊,換句話說,是臨戰拼湊起來的,打完仗,還有解散,各回各自的老部隊。
被輕視了、被無視了,擔任支隊長的幾個關東軍少將,鬱悶的幾乎吐血,可也是沒有辦法,一來,番號是新任關東軍總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將確定的,二來,組成第一和第二支隊的部隊,的確分散,來自遼西走廊地區的關東軍十來個師團和旅團,番號更是多達二十幾個,說是拼湊起來的,並不為過。
關東軍幾個支隊長,憋著一肚子的火氣,一心想在收復遼東半島之戰中,打出關東軍的威風來,讓那些從西南太平洋戰場上調來的外來戶第三軍的軍官們瞧瞧,誰才是真正的帝國陸軍精銳之師?
無奈,老天爺不給關東軍將領們面子,中路推進的路線,是遼東半島最